【画一话】因“楼”制宜,“营商”也是“赢商”!

09月06日 19:32

年税收1.78亿元,空间内一家企业年营收高达13.6亿元……这是位于昆山开发区的东安大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展示的2023年“数据战报”,如此高的效益,很难想象这是一栋民营写字楼交出的年度成绩单。除了东安大厦,在昆山,像开发区的金鹰国际写字楼、高新区的汇金财富广场、花桥经济开发区的建滔广场等单体税收超过亿元的商务楼宇(简称“亿元楼”)还有很多。

 

近年来,昆山持续“向天借地”,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一座座看似不太起眼的写字楼实则“藏龙卧虎”:它可能是跨国公司总部,也可能是集研发、绿色生产、现代服务与消费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其实,在这一栋栋“亿元楼”的背后,藏着的是“昆山楼小二”用高质量服务换取企业高增长的密码。

 

想要长成参天大树,首先得有好的土壤,土壤之于树木,正如营商环境之于企业。营商环境好不好,投资者最有发言权,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为了服务好广大企业,昆山做实做细“楼小二”,在“方寸之间”因“楼”制宜,努力帮助企业打通发展堵点,解决急难愁盼,链接更多资源,不断塑强软实力以“营商”致“赢商”,让服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作为一个个“垂直开发区”,想要“量”的持续增长,就必须保证“质”的稳步提升。当前,各地商务楼宇内还是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如何让更多的“小企业”成就“大事业”、“小巨人”展现“大作为”,就要发挥楼宇“孵化器”的作用。近年来,昆山以楼聚产,强化“一楼一业”,在细分赛道上发力,精准导入优质业态,推动产业上下游完成聚合,全力打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一条链”的融合生态,帮助楼宇完成自身的产业质量蜕变,也塑造出独特的竞争优势。

 

楼宇“拔节生长”,经济“向高而立”。作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的重要一环,接下来,昆山将不断提升“楼宇经济”体量和质量,打造“楼宇经济”新标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责任编审 | 陈佩华 金燕博

文 | 王一旭

图 | 欧阳晓野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