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33个小区设立公共收益监管账户

09月02日 14:50

“业委会开设公共收益监管账户,每一笔收支公开透明,让我们感到很安心”“所有的决议都公告出来,业主知道业委会在干什么,更有参与感、更加透明”……近日,在艺荟兰苑小区业主微信群,一件涉及业主切身利益的创新管理举措,赢来了业主纷纷点赞,有的业主还主动提出向账户捐款,表达对这项管理举措的拥护。


原来,艺荟兰苑小区业委会日前正式开通公共收益监管账户,并同步申请了收款二维码,实现公共收益直入账户。此举使得该小区成为昆山33个设立公共收益监管账户的小区之一。为此,小区业委会进一步规范记账流程、组织开展定期审计、做好各项信息公示,为维护业主权益打开“阳光之门”,提供有效保障。


“区区小事”,却是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心头大事”。针对小区公共收益权责不清等物业管理乱象,今年昆山出台《昆山市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重点实施“规范公共收益管理,强化收支公开”等十项措施,全面提升全市住宅小区物业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


昆山从收益资金账户监管入手,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管控,推动公共收益收得更明白、用得更合理。“我们组织编制业委会(物管会)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引导支持设立公共收益监管账户,建立公共收益使用及工作经费收支公示制度,让小区公共收益真正受到公共监管。”昆山市物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综合服务科科长陆尧成介绍,该中心还推动小区建立代理记账和审计制度,加强公共收益收入、支出、记账、核算、公示等全过程管理,通过规范业委会、物管会建设,促进公共收益规范化使用管理,全力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在市住建局和专业技术顾问单位的指导下,艺荟兰苑小区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利用闲置用房设立业委会服务办公场所,设置公示栏,积极推动规范化运行,努力做好业主“代言人”、当好小区“大管家”。针对小区内各类资产的归属和管理责任划分,业委会进行全面摸排梳理,避免因产权不清或责任不明而引发的纠纷,最大限度保障业主的资产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业委会还聘请专业单位对物业管理区域共用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查验,对属于业主的共有资产进行核实、盘点,形成查验报告和资产报告。同时,建立小区档案管理机制,详细记录业主大会会议、业主委员会会议、物业服务合同、共用部分经营合同的协商签订活动及物业管理中各项重要事项,为找准最大“公约数”铺就基石。


融媒体记者 | 唐昊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