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昆山:竞速“新赛道” 抢滩“新蓝海”

09月02日 14:52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7月15日,昆山开发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签约。该园区建筑面积约17.2万平方米,总投资超20亿元,将聚焦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共逐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新蓝海”。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效果图


如今,昆山产业发展“攀高争先”,抢抓低空经济、元宇宙、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绿色低碳等新经济风口,一路向前。


只有找准赛道,才能持久领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的关键阶段。作为全国县域经济领头羊,昆山积极利用独特优势,着眼“全球一盘棋”,落子无俗手,制胜新赛道。


创新为锚,孕育持续“领跑力”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低空经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8月18日上午,昆山城市航站楼—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空空联运”顺利完成首航,标志沪昆立体交通出行网络初步构建完成,昆山城市航站楼也正式成为全国首家开通跨省“空空联运”项目的城市航站楼。



竞争激烈的新赛道上,昆山奋力冲刺。统筹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是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昆山始终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一方面依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实行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元宇宙、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绿色低碳三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大胆布局未来。


大浪淘沙,不破不立。昆山深化产业联动、跨界融合,加快智能终端向智能穿戴延伸布局、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拓展升级、传统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转型发展……如此大力度转型的背后,是昆山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抢占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赛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写照,也是昆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最大底气所在。


创新是发展的命脉,掌握了它,就牢牢掌握竞争主动权。昆山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适应并引领科技创新大联合、大协作、大攻关,构建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此,昆山全力实施千家高企培育和企业培优上市两个“新三年计划”,构建完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力争瞪羚企业超200家、独角兽培育企业超40家、上市企业突破60家,以更多优质企业孕育更多新质生产力。


乘“数”而上,以“智变”推动“质变”


压光、预缩、贴合……走进昆山东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智能设备在电脑的“指挥”下高速运转。产线另一端,采用最新环保设计技术的布料源源不断传送出来。作为一座最高可以日产布料10万米的智能生产车间,这里每天都上演着信息化与自动化互联互通、深度融合的繁忙景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数字经济是新兴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电子信息产业家底雄厚的昆山深知,促进数实融合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所趋,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为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昆山发布《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聚焦“2+6+X”产业布局,实施八大工程,加快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链智改数转网联。在日前江苏省工信厅公示的2024年江苏省智能制造车间名单中,昆山48家企业入选,数量位列全省县区第一


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这两年,元宇宙产业“炙手可热”,昆山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提前布局元宇宙产业。去年6月举办2023昆山元宇宙国际装备展,吸引了国内外130多家企业亮相;10月,苏州昆山元宇宙产业园开园,首批32家企业入驻云昆大厦,赋能昆山打造元宇宙产业全链条生态……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昆山元宇宙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变化。



数字技术是创新驱动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是创新经济的主要代表。为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昆山打造了微软工业元宇宙创新中心、HPE(慧与)全球数字创新港、甲骨文数字科技人才创新中心等载体和平台,创新生成更多数字内容、应用场景、软件产品。当前,数字化已全面融入昆山,助力千行百业加快智能化转型,持续为昆山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逐绿前行,“碳”索发展未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型工业化之所以“新”,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底色必须“绿”。在昆山,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这条“碳”索绿色未来的新路径。


看,平台赋能,生态底色浓郁。当前,昆山正高标准规划建设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加快打造园区先导区“碳12坊”,重点发展绿色能源、节能环保、低碳服务三大产业,延伸布局新型储能、智能微网、碳金融等多个细分领域,构建集科学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创新平台。


▲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效果图


看,龙头引领,绿色动能澎湃。1083公里!搭载清陶能源生产的超高能量密度固态动力电池,上汽试验车辆创下全球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新高。短短几年,清陶能源估值超200亿元。与此同时,总投资40亿元的中信博新能源总部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30亿元的锌镍储能电池产业化项目签约……昆山新能源及绿色低碳产业正在加速崛起。


从更高层面上看,昆山不但注重绿色技术创新,还在集群式发展中作出积极探索:昆山正积极培育千亿级绿色低碳新兴产业集群,全力建设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在全市构建“1+X”的空间布局、“3+N”的产业体系。根据规划,将力争通过5年时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达到1000 亿元,推动企业发展“含绿量”更高、“含金量”更足。


走好脚下的路,要坚定还要清醒。在新的征程中,昆山将努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走在前、做示范”的具体行动,抓住关键环节起而行之,确保发展势头不减、创新步伐不停,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新的超越”。


融媒体记者 | 张田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