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赋能,城市更“聪明”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昆山探索”系列报道之四

08月16日 16:09

城市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既是城市活动的轨迹,也是城市治理的密码。昆山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县域范围内率先建设公共智慧底座,打破“数据孤岛”、消除“数据烟囱”,以数字技术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普惠民生,开发了一批“切口小、方法巧、效果灵”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真正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慧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生活,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数据科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数字赋能

250亿条数据支撑公共智慧底座


“去哪办?怎么办?需要什么材料……没想到动动手指,在手机上就能查到详细流程,真方便。”近日,到昆山工作不久的王先生需要办理居住证,原本一头雾水的他,在“政务昆山”微信公众号中的“数字政务门牌”应用中,找到了想了解的所有内容。

  

“数字政务门牌”是市数据局针对群众“找不到”“不懂办”“跑多趟”等烦心事,开发的一款政务服务智慧化引导帮办工具,不仅精准解答办事群众“谁可以办、怎么办、要什么材料”常见问题,提供流程指南、表单下载、远程导办、在线咨询等服务,还设有导航功能,通过地图轻松搜索就近的办事大厅和自助机,让办事群众切实感受“指尖查,就近办”的便捷服务。 


昆山市域面积承载着超300万的人口和相应的公共配套,亟需以数字化转型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智。2021年底,昆山在全国县域范围内率先建设公共智慧底座,统一各类数据标准规范,汇聚全域信息、视频、算法等数据要素,让原本分散的数据充分汇聚、高效流动,赋能各类智慧场景应用建设,为数字昆山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公共智慧底座已经建成数据湖、CIM、人工智能等7大功能模块,累计打通65个部门的数据交换通道,汇聚超250亿条数据。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昆山持续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建成330一窗通平台,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1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全流程3个工作日内完成、一般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全流程30个工作日内完成。推动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平台向村、社区基层延伸,开设了村、社区线上服务站点。7个区镇开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320余个市民驿站大厅部署自助服务一体机,提供50余类便民服务。依托智慧昆山 APP 建设政务服务掌上办事大厅,开设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社会民生、人才服务、中介超市、一件事服务等主题专栏,入驻手机亮证、自助移车、远程核验等100余项移动服务。




智慧生活

社会治理用上400多个“小巧灵”


“一梯通管”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电梯运行维护智慧管理、不安全乘梯行为精准监管; “先诊疗后付费”惠民就医服务系统,实现门诊挂号、就诊、取药线上缴费“一站式”服务;“免申即享”应用,实现政策资金“一步到账”、政策服务“全程网办”;“牡丹停”智慧停车应用,实现全市智慧停车管理“一张图”……在昆山,一批便捷高效的“小巧灵”在市民日常工作、生活中广泛应用,“处处相连、物物互通、事事网办”的智能化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化融入城市治理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更好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截至目前,已经赋能“昆如意”“牡丹停”“畅行昆山”等400多个数字化应用。

  

“鹿路通”城市服务总入口注册用户超710万,日均活跃人数超30万,集成住房、出行、医疗等领域便民服务场景超400个,已经成为企业和群众“找得到、用得好、离不开”的工作、生活“好帮手”。

  

“畅行昆山”智慧交通服务平台全量掌握每日60万辆进出昆车辆情况,并新增建设渣土车智慧管理应用场景,极大提升监管覆盖面和精准性。

  

“牡丹停”智慧停车应用整合全市停车资源、实时掌握泊位信息、提供便捷停车服务,目前已接入停车设施673处、总泊位超18万个;注册用户超34万,日均订单量超25万单。同时,针对“充电难”问题,“牡丹停”将带有充电功能的停车场站一并接入,让市民在找到车位的同时顺带充上电,目前已接入充电泊位超1850个、累计充电超4000万千瓦时。

  

“昆如意”企业服务总入口集成47个部门100余项企业服务功能、1300余个应用场景,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不见面率97.6%,网办率99%,有效擦亮“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




融合场景

“城市大脑”推进治理现代化


“到昆山求职只要手机扫码,打开‘优职’模块,就可以快速获取劳务中介的相关信息。”近日,初到昆山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在劳务中介通过“优职”扫码填报信息后,不仅很快找到工作,还可以随时查阅“入城入住入职”服务信息,以及反诈、用电用气等安全提醒。


昆山企业主体多,外来务工人员多,为有效保障求职人员合法权益,规范劳务市场正规运作,市公安局与人社部门梳理出全市标签为“劳务中介”的实有单位,经合规性审查后生成电子码证,为外来求职者提供便利。

  

近年来,昆山坚持高位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围绕数据汇集、组织架构、平台建设等方面系统谋划,实现了“一个底座”汇数据、“一个部门”管数据、“一个平台”找应用,为推进数字化改革提供了坚实支撑。基本建成城市大脑安全管控指挥中心,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贯通线上线下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大联动城市管理新模式和“1+15+N”联动指挥模式,全面提升了昆山市城市安全管控水平。公安、城管、交通、水务、环保等领域智慧化建设不断拓展和深化,感知设施覆盖度持续扩展,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下一步,昆山将继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聚焦惠民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产业生态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型融合场景应用,加速昆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融媒体记者 | 段晓芳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