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苏州市“两优一先”风采录】中共昆山市陆家镇邹家角社区委员会:“亲和工作法”解锁“善治”密码

08月13日 16:37

先进基层党组织名片:

今年以来,邹家角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作为撬动社区治理“大能量”的重要引擎,瞄准居民生活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问题,以“亲和工作法”凝聚基层力量、资源、阵地强大合力,构建推进社区居民幸福生活共同体和基层治理新格局,奋力打造处处可见“海棠红”、人人可感“幸福里”的社区治理新样态。



老旧自建房换上“新装”、破损路面修复一新、车辆有了专属停车位和充电桩、闲置的架空层变身便民服务中心……在邹家角社区,幸福的模样随时可见可感。这里的居民有1万多人,来自全国各地,分属17个民族,其中外来人口占比超55%。在这个居民构成多元、人口流动性强、管理难度较大的社区,基层党组织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激发治理效能,使一件件民生“微项目”落地开花,让居民切身感受到身边的可喜变化,把社区建成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

  


邹家角社区党委下辖三个党支部,其中第一党支部的党员主要来自自建房老小区——木瓜小区,以退休老党员居多。“两年前,我们对辖区老旧自建房小区进行改造时,大部分居民并不理解,但是老党员们很热心,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邹家角社区党委副书记江甜甜说,改造过程中,老党员们跟随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甘当社区与居民之间的“传话筒”,积极协调双方诉求,并针对规划上可改进的地方提出意见。在双方努力下,如今木瓜小区内路面平整宽敞,规划了清晰的停车位,家家户户把庭院打扫整洁,栽种了鲜花和果树,小区300家住户里,已有200多户获评苏州市、昆山市“美丽庭院”。

  

“周日早上,咱们小区的退伍军人为孩子们军训,希望大家踊跃参与。”一则“红色少年”暑期志愿培训活动的通知发布后,业主群里迅速被报名的回复“刷屏”。常住居民仅3200余人的启发广场小区,从不缺少此类精彩有趣的活动,组织者们热情高涨,参与者们收获满满。

  


或许难以想象,数年之前,垃圾乱堆、邻里纠纷、住户与物业和开发商有矛盾等种种难题曾一度困扰这个小区。作为邹家角社区下辖的8处小区之一,启发广场小区投诉量一度占到社区总投诉量的81%。

  

“该小区年轻人多、流动人口多,文化水平、收入较高。”邹家角社区党委副书记徐伟回忆,针对当时的情况,邹家角社区党委将工作前置,建立党群服务点,将办公室搬到居民“家门口”,大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召开党群工作会议,收集整理群众的急难愁盼并予以解决。随着一件件诉求真正落实,投诉量在三年内下降90%。居民们从开始的怀疑,到配合,再到信任,最后主动参与,积极为社区工作出谋划策。“我们社区第二党支部的党员大部分来自启发广场小区,我们鼓励他们发挥自身所长,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社区服务中来。”徐伟说。

  

今年,邹家角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多了一块数字化大屏,通过屏幕,居民核查、房屋情况、日常待处理事务、群众诉求难点热点等信息一览无余。这是社区5G智慧家园建设的一大亮点,社区工作人员可24小时在线监测辖区情况并提供相应服务。据悉,该屏幕上每一条翔实而宝贵的线索,都是社区的“海棠先锋”们通过一步步走访、一句句问询、一笔笔记录形成的。

  


近年来,邹家角社区相继建立“红色之光”服务队、“红色管家”行动支部、三人行志愿队、“妈妈支部”等红色载体,培育了7支党群志愿服务队伍,确立“一线五网”根系工作法,以一系列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实现服务与治理相互贯通、双向赋能。

  

今年,邹家角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江玉琴和同事们还通过对多年实践经验的梳理、融合和归纳,围绕更高维度增强居民的获得感来构建的“亲和工作法”逐步形成,让整个社区更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我们坚持在居民‘家门口’建阵地、优服务,让居民成为‘家人’,一起商量‘家事’,让一个个‘小家’融入更有人情味的社区‘大家’。”江玉琴说,“居民们把我们党群服务点叫做‘党那里’,我们正致力于让‘党那里’真正成为人人可及的‘幸福里’!”


融媒体记者 | 肖旻泰

供图 | 肖旻泰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