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诗人”王计兵:让第一故乡、第二故乡都成为圆梦的创业之乡

08月05日 18:00



“我写过一首诗,叫《低处飞行》:谁说展翅就要高飞/低处的飞行也是飞行/也有风声如鸟鸣/有车轮如流星……我想表达的是一种鲜明生动的烟火气,是我们非常具象而实在的幸福生活……”


日前,“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2024年昆山市党员教育公开课举行,以沉浸式党课形式重温总书记对昆山的殷殷嘱托,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当示范、砥砺前行。现场访谈中,“外卖诗人”王计兵作为嘉宾代表之一,与大家分享了他在昆山一路奋斗、收获、圆梦的精彩故事。

  

今年55岁的王计兵是徐州邳州人,2002年和妻子来到昆山,从摆路边摊,到在菜市场租用摊铺,一间、两间、三间。后来,妻子主要打理一家便利店,王计兵则注册成为外卖骑手。20多年来,两人一起拼搏奋斗,一步步在昆山扎下根来,早已将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

  

王计兵非常热爱写作,乐于在平凡生活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并坚持用文字记录柴米油盐里的诗情画意。送外卖期间,他写下了几千首诗,其中有一首《赶时间的人》这样写道:“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世界是一个地名/王庄村也是/每天我都能遇到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这份“赶时间”的感慨,不仅来源于他作为外卖员的经历,更包含了他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2022年,这首不足百字的小诗引来2000多万网友关注、10多万网友转发点赞。网友们评价,“有一种质朴的力量感”,并亲切地称他为“外卖诗人”。王计兵因此“火”了。

  

2023年,他在一家出版社的邀约下,整理出182首诗歌,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赶时间的人》。此后,他又接连出版两本诗集,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获得江苏省第八届紫金山文学奖诗歌奖。

  

这些年,王计兵“左手生活、右手写诗”,创作了5000多首诗歌,题材大多来自身边人、身边事。“外卖员这份职业是我从事过的最美好的职业,它增加了我对生活的感悟。我愿意表达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生活,我的诗歌就是我看到的世界。”外卖员和诗人的双重角色,让他对世界有了更加丰富和独特的感知。在他的诗中,父亲是“五彩画布上一滴墨”,爱情是“母亲偏瘫如北坡,唯有父亲日夜照料”,而生活“像一面斜坡,诗歌是陡峭的另一面”……


王计兵的外卖箱里总会放一本书,在等外卖的间隙或者订单空闲的时候看。他说,阅读为忙碌的生活锚定方向,也为他的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养分。去年,他每月平均写作80首诗,最多的一个月写了120首。“我会继续在‘赶时间’中追逐梦想,写作生涯不会中断,会把梦想一直放在心里,一直写下去。辛勤劳动、心怀梦想,在哪里都能闯出一片天。”

  

越来越多像王计兵这样的新昆山人,选择在昆山寻找诗和远方。离开故乡,他们在“他乡”找到生活和梦想。这座为梦想加油的城市,让每一位新老昆山人成为幸福的昆山人,让第一故乡、第二故乡都成为圆梦的创业之乡。

  

近年来,昆山深入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从不断优化城市生态,到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创新集宿区治理,再到不断夯实民生保障……新老昆山人、外来务工人员等,都能在城市的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都能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都能拥有生活的保障和干事创业的舞台,让“人民之城”更好造福广大人民。

  

城市在人心中,人在城市怀中,昆山张开双臂拥抱来到这里的人们,用扎实有力的民生保障让城市更“暖心”。这里区位独特、产业发达,是一座可以实现梦想的城市;这里环境优美、商业发达,是一座值得扎根安家的城市;这里江南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是一座可以回归生活本真的城市。





融媒体记者 | 姚启文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