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一“夏”,就在市民身边!

08月03日 14:26

三伏天里,气温一路攀升,暑气升腾。连日来,一些“清凉胜地”在市民身边悄然出现,昆山通过增设避暑设施、拓展服务等举措,为广大市民和户外劳动者送去清凉一“夏”。




关怀户外工作者

商户设置清凉“补给站”


“进来吹着空调,感觉水喝起来都特别甜。”上午十点半,推门进入巴城镇一户爱心商家,一阵清爽凉风扑面而来,店内一阵阵欢笑声传出。店铺不大,却十分凉爽温馨。“最近我们常来这里,老板对我们很照顾,能在空调房里坐着聊天,真是舒服多了。”店铺里几位附近的环卫工人和外卖小哥正在大口喝着从冰箱里刚取出的饮用水,对店铺老板提供的清凉服务,连连夸赞。


送一瓶冰水,传一份爱心。近日,“一瓶水·传递爱”公益募水赠水活动启动,在全市范围内筹集饮用水,汇聚更多社会爱心资源,为高温下一线劳动者打造“10分钟”免费饮水服务圈。同时依托工会驿站、昆山市房产经纪行业工会联合会打造“宜居联盟·暖新驿站”1000家,提供饮水、休息、如厕、阅读、充电、热饭、急救等服务。在这股爱心暖流的感召下,社会各界纷纷接力、传递关爱,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温暖与善意的社会环境,极大地提升了新就业形态群体、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的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图书馆避暑“充电”

学习纳凉两不误


暑期过半,市图书馆凉爽舒适的环境和充足的图书,成了众多市民、学生纳凉休闲和看书学习的好去处。各借阅室内座无虚席,市民、学生在静谧的阅读环境中投身书海,享受清凉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这里书多又凉快,夏天在这里看书,简直是一种享受!”这个暑期,市图书馆快成了中学生李帆的第二个家,一来就待上半天。

  

位于市图书馆一楼侧厅的暖心驿站,布置有休息座椅、图书阅览、无线网络、手机充电、外卖临时存放柜等设施,全天开放为市民提供临时休息、纳凉取暖、紧急避雨、阅读休闲等服务。


市图书馆在去年夏天就开始打造清凉驿站,为市民朋友、户外工作者提供清凉服务。今年,清凉驿站再升级成暖心驿站,借助新建成的党群服务站,为读者、往来市民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套餐。在一楼办证处、各个阅览室服务台也放置了昆图专属小扇子,供读者自取使用。

  

为了解决读者流量大与阅览室桌椅数量不足的矛盾,市图书馆采购了一批小凳放置在二楼阅览室两侧门口,供读者自助使用,以此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车站开放纳凉区

市民乐享夏日福利


盛夏的午后,昆山的室外最高温度可达到37℃,而地下空间的轨交车站清凉又舒适。进入轨交11号线夏桥站,可以看到市民三三两两坐在站点专门设置的方桌边,阅读、绘画,与孩子一同在此享受清凉。  


轨交11号线的开通运营大大提升了昆山市民幸福感,从7月开始,昆山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联合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运营事业部,免费开放11个车站纳凉区,让市民在绿色出行的同时可以乐享清凉。夏桥站便是“暑期儿童阅读主题车站”,设置了亲子阅读区、学生自习区,并配套设置了家长等候区,持续对外开放至8月31日,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为了确保纳凉与通行两不误,更好地让孩子们享受到愉悦的学习环境,昆山交通与苏州轨交共同组建志愿小队,耐心维护秩序,构建安心阅读环境,确保乘客顺畅通行。

  

“每个站点的纳凉区都经过精心布置,配备了纳凉凳、防蚊贴、清凉油等防暑用品为市民乘客营造更舒适、温馨的休闲纳凉环境。”昆山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根据纳凉区周边市民特点及需求,部分站点还精心打造了特色纳凉服务,提升便利性、吸引力。




高温“烤热”夜生活

消夏带火夜经济


伴随着夜幕降临,张浦镇姜杭村的广场上,正在播放的露天电影轻松有趣,让会集在一起的村民感受着月光下观影的独特魅力。“这样接地气的文明实践活动,给我们的夜间生活增添了更多滋味!”出来遛弯消暑的村民被精彩的电影内容吸引驻足,点点荧光照亮着村民们幸福的脸颊。


在“烟火气”与“文明味”同行的夜间集市,夜游、夜娱、夜购等多元业态相融合的文明“夜模式”,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赶集”纳凉;在“活力”与“激情”并重的乡村舞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给居民带来家门口的“文艺盛宴”;在“趣味”与“实用”兼顾的夜校课堂,青年们沉浸在书香浩渺的知识海洋……入夏以来,我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四季歌”为主线,因地制宜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点亮星夜”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市民群众夏夜文体生活,悄然点亮鹿城清凉“幸福夜”。

  

融媒体记者 | 翟玉标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