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对口援疆工作纪实:昆阿结对“并蒂莲”,日子甜过“糖包子”

07月27日 17:03



盛夏时节,在东方长江之畔,“昆山三宝”之一的并蒂莲迎来绽放季,在满池碧绿荷叶的衬托下摇曳生姿,成为亭林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在遥远的西部边陲新疆,“中国无花果之乡”之一的阿图什市,被誉为新疆“糖包子”的无花果挂满枝头,空气中处处弥漫着甜蜜的果香。


一个开花,一个结果

昆山与阿图什对口支援的纽带

紧密相连

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缘分

也让温婉秀美的江南与苍茫雄浑的西域

一次又一次深情地交融


  胡杨杨柳一家亲、江南南疆昆阿情

2023年4月

昆山第五批援疆干部人才

抵达新疆克州阿图什

站在新起点,手握“接力棒”

开启新一轮

昆山对口支援阿图什工作


民生援疆   让群众生活更幸福


大块羊肉串成的烤串、又甜又糯的新鲜无花果、明快酣畅的民族音乐、翩翩起舞的维吾尔族姑娘……虽然已是北京时间深夜11点,但对阿图什市阿孜汗村风情街上的主人和客人们来说,欢乐之夜才刚刚开始。沿着蜿蜒的木栈道,记者来到村民买乌兰江家。买乌兰江说,他以前在外地做生意,两年前回到村里,在昆山援疆工作组的帮助下开办起了特色农家乐,围绕“无花果+餐饮业”,创新推出无花果烤肉、无花果烤包子、无花果香鸽汤等10多种无花果特色美食,如今农家乐的生意火爆,年收入达20万元左右。“在家就能创业做老板,亚克西!”昆山援疆干部们工作的“细”与“实”,给买乌兰江留下深刻印象,“对村里民居的提升改造,他们坚持‘一户一设计’‘一户一落实’,几年来,他们几乎天天泡在村里。”工作组将“驻村设计师”工作模式引入阿孜汗村,从乌鲁木齐请来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对阿孜汗村进行了总体规划,主要依托当地的无花果资源和维吾尔族民族风情,融合一二三产构建农文旅产业链,同时通过村庄环境治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人居环境。2023年该村入选了第二批自治区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并先后获评克州首个人文主题“4A”景区和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年接待游客达80万人次,阿孜汗的村民们收入持续提升。


“烟火克州·非遗巴扎”活动

  

消费援疆是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受援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昆山援疆工作组支持当地制定无花果系列标准,通过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品控方式,帮助当地群众增产增收。除了“生产端”,工作组大力推进渠道搭建:举办阿图什市农产品(昆山)展销会;引入网红销售和品牌策划团队;联合昆山供销社等后方单位,直接帮助带动当地销售羊肉、木纳格葡萄、无花果等特色农产品价值792万元。

  

在昆举办阿图什市农产品(昆山)展销会


近日,500箱阿图什“糖包子”在精挑细选、保鲜处理、品牌包装后,从阿图什启程,经空中转运,万里奔赴昆山,即将送到首批预订的消费者手中。这是昆山援疆工作组会同当地工商、农业农村部门以及各乡镇,推出消费援疆的创新举措。援疆队伍通过加强与当地果农、村集体经济的合作,精心策划推出“图新鲜”品牌微信公众号,以品牌化、信息化经营大力推动“西产东销”“西货东输”,在阿图什当地搭建了产供销一体的渠道,保证了以最优品质、最快速度将阿图什的“好货”送到客户手中。

  

一年多来,昆山援疆工作组先后引进了浔奉堂、礼寻农业、苏建装配等6家企业来阿图什布局,注册资金3.65亿元,预计总投资将达47亿元,涉及智慧农畜牧、纺织、电商、医药、集成房屋装配等多个领域,全部投产后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同时,一批与当地群众工作、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南疆首家万达美华品牌酒店、克州首家肯德基门店相继开业,提升了当地的城市服务功能,为阿图什乃至克州的整体营商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阿图什市六中、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运动场完成升级改造;新建启用昆援社区、和谐社区等2个党群服务中心,为当地农牧民新改扩建富民安居房172套;支持阿图什气象部门建成人影智能烟炉,推动作业区年降水量同比增长20%;阿图什市六小、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等一批新的民生项目正在启动实施中。

  

智力援疆   提升发展“软实力”


阿图什特殊教育学校


三次援疆的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副校长谢晓刚来自昆山张浦镇初级中学,曾担任阿图什市和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阿图什市苏老师工作站站长。在完成这一轮援疆工作,返回昆山之际,谢晓刚恋恋不舍。他说:“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有很多事来不及做。”援疆支教几年来,谢晓刚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实践,他主持申报的克州初中语文教研基地课题《以同题异构课例研究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获得克州教育局批准,并且在阿图什市教育局、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扎实、有序的初中语文专题教研活动,在克州三县一市反响良好。三次来到新疆,谢晓刚还为当地培育了许多名师。他骄傲地向记者介绍他的徒弟,有阿图什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初中部教研室主任、阿图什市第六中学教研组长、阿图什市阿湖中学教研室主任等,桃李芬芳。其中谢晓刚的徒弟关连君已成长为克州小语未央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克州帕米尔优秀人才。在关连君的眼中,恩师谢晓刚给了她巨大的启发。今年,就在谢晓刚临走之前,关连君赶忙请教他克州2024年小课题申请书的撰写方法,谢晓刚从框架结构出发,以范本为模型,让她很快了解如何提高小课题的立项率。关连君说:“没有谢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我会更加努力,不让他失望。”在临别之际,谢晓刚动情表示:“有幸看着他们成长为‘带不走’的骨干教师,继续建设克州、阿图什市语文师资三级梯队。能促进受援地语文教学质量提升,我觉得很值得,如果再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这里。”

  

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昆曲班


像谢晓刚这样的昆山援疆教师还有很多。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援疆教师团队聚力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品质。建成了慈善文化角和以南疆首个校内温室大棚“昆培园”为代表的劳动教育基地,成立了学校心理辅导室“舒怀小站”,引进了国家非遗文化“安塞腰鼓”,创作校歌《昆阿共育石榴娃》,并在该校推动执行“五率行为规范育人”和“三动有效课堂提质”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举措。来自昆山职教系统的3名援疆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阿图什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认真开展示范教学、教学研讨活动,深入调研当地产业格局和企业发展现状,推动学校专业建设与当地产业行业人才需求有效衔接。

  

阿图什市人民医院


在新一轮昆山援疆医疗队“师带徒”结对签约仪式上,昆山援疆医生、阿图什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王琴代表医疗队表态:“要努力为阿图什市人民医院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她积极组织医务科、妇产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和ICU等多科室联动,在医院开展“产妇突发羊水栓塞”等一系列危急重症抢救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开展科室例会、专题培训和疑难病例讨论,带领妇产科团队实施阿图什市首例“保留胎膜囊(EnCaul)剖宫产术”等新技术项目,让医院妇产科团队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在“理论+实践”中得到大幅提升。像王琴一样的昆山援疆医生共有12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共完成800多例手术、开展23项新技术;持续开展“师带徒”育才模式,和24名本地医疗技术骨干结对,手把手指导他们提升临床诊疗技术水平。不仅让阿图什各族群众享受到了来自昆山的优质医疗服务,也全面提升了阿图什当地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医院给我们安排检查、开药、输液都特别尽心,每个医生的态度都很好,我们来这看病很放心。”患者艾尼瓦尔连连点赞。

  

文化润疆   共谱“三交”新篇章

  


今年5月,11岁的福尔康等24名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的学生从遥远的新疆来到了昆山,与这里的小朋友一起到周庄作画,分享交流,结下了友谊。这是福尔康第一次走出新疆。“以前我只是听大人们说江南有多美,来了以后我才发现,这里的一切跟我的家乡差异很大,我很向往能够来这里生活。”福尔康说,这里有很多湖水,上课的环境、方式都很先进,让他拥有了更多学习动力。“我还邀请了昆山的朋友来新疆做客,希望他们能够更多地了解我的家乡。”福尔康说。

  

“在这个夏令营里,我见到了许多没看过的东西,经历了好多第一次:第一次出新疆、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和许多没见过的同学们互动。这里有很多特色,顾炎武的爱国情怀在这里传承,‘百戏之师’昆曲在这里发扬光大。”参加昆山—阿图什“民族团结天使”手拉手夏令营的阿图什市昆山第二小学学生安萨茹拉说。2023年7月18日—23日,与安萨茹拉一起的30名阿图什籍优秀青少年前往昆山参加手拉手夏令营活动。他们到顾炎武故居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千灯中心小学、信义小学与昆山的孩子们一起开展联谊、共建活动,实地参观“昆山之路”成果展、昆山杜克大学校园,走进三一重工等企业开展“童心探工业 筑梦向未来”工业游活动等。6天的参观交流、走访研学、实践体验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昆阿两地青少年之间的文化交流、情感交融,让民族大团结的种子深植两地孩子心中。

  

在昆开展“民族团结天使”手拉手夏令营活动


柯尔克孜族原创民族歌舞剧《玛纳斯》首次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精彩上演;6批次、289名阿图什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和技术骨干至昆山集中培训、跟班随岗;在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建成昆曲文创馆并组建昆曲社团;昆阿两地近3万名中小学生开展书信“手拉手”活动;昆山杜克大学9名师生至阿图什开展短期助学支教;“瑾晖慈善基金”资助100名阿图什籍高中学生;昆山市慈善总会组织发起、昆山5500名志愿者参与,共同为阿图什广大公安干警、环卫工人、城管人员和基层妇女干部等一线工作人员送上了手工编织的5300条爱心围巾;建成启用南疆最大的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运动场;在阿图什各乡镇(街道)增设群众性体育器材50处;参与举办“阿图什是个好地方 暖城有我”首届短视频大赛、阿图什市哈拉峻乡第三届“乡村振兴杯”赛马刁羊全疆邀请赛等。一年多来,昆阿两地各族干部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沟通心灵、增进共识、强化认同,共同绘就了民族团结的“同心圆”,唱响了文化润疆的主旋律。

  

阿图什市儿童福利院(新院区)


自2011年正式开启援疆工作以来,我市先后选派援疆干部人才429名,累计向阿图什投入援疆资金39.4亿元,实施援疆项目368个,为阿图什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持续“加码”。昆山援疆工作组组长、阿图什市委副书记李铭说,将充分发扬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智力支持、民生改善、文教卫生、交往交融等方面精准援疆、科学援疆。让阿图什与昆山一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繁荣发展。


融媒体记者 | 唐昊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