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灶面获苏州市首届“苏韵乡情 百味乡食”一等奖

07月25日 14:05

近日,苏州市首届“苏韵乡情 百味乡食”评选暨苏州六月黄美食推介活动举行。活动以“乡食”现场烹饪、摆盘展示、菜品介绍等形式开展评比。我市推选的5个“乡食”全部获奖。其中,昆山奥灶馆有限公司的奥灶面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昆山巴城阳澄湖龚氏蟹业有限公司的面拖六月黄,荣获苏州六月黄特色美食;昆山市周庄镇万三食品有限公司的周庄万三蹄、周市太和爊鸭食品厂的太和爊鸭,荣获百味乡食“文化美食”;昆山思尔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金华村清蒸腊肉,荣获百味乡食“特色美食”。


奥灶馆奥灶面是昆山饮食文化的代表,是一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它不仅是食物本身,更蕴含着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因独特的风味和制作技艺而闻名。食材都是选用本地的农产品,如青鱼、大麻鸭、虾、蟹、小麦等,经过特有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


面拖六月黄是一道以六月黄螃蟹为主要食材的传统江南菜肴,其特点在于螃蟹肉质鲜嫩细软,口感丰富。食材取自于阳澄湖大闸蟹的发源地昆山巴城阳澄湖区域,六月黄螃蟹经过清洗、切半、裹面糊与煎炸等步骤勾芡出锅。


周庄万三蹄起源于元末明初沈万三家,是用来招待贵宾的必备菜肴。周庄万三蹄以猪蹄为原料,佐以调料,用大号铁锅经过数小时煨煮,且火候极为讲究,要经数旺数文,以文火为主,煨煮好后皮色酱红。它的吃法更是特别,以骨为刀剖开,让人们分而食之。


太和爊鸭最早创始于清光绪四年,被载入昆山县志。1998年,周市太和爊鸭食品厂在周市镇民营工业区建成。在保持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高压灭菌、真空包装等新工艺,不但可以保持爊鸭传统特色,而且还可以久藏远运,携带出门,亦可作为访亲探友之佳品。


金华村腊肉加工制作技艺始于南宋淳祐年间,制作期为腊月,所以称作腊肉,旧时的金华村老百姓以种田养猪维持生计,将猪宰杀腌制,方便来年食用。现在金华腊肉已成为村里支柱产业之一,被纳入昆山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每年除夕的年夜饭桌上,鲜美的清蒸腊肉是必不可少的美味菜肴。除了年货必备,金华腊肉还是新年伴手礼的好选择。

 

下一步

市农业农村局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培育“苏韵乡情”细分品牌,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挖掘本地独特美食文化,规划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提升共享农庄品质等,不断丰富“乡产”“乡食”“乡游”“乡宿”的内容和形式,推动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 崔玉玲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0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