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停车难”,昆山这些小区“有妙招”!

07月05日 16:29

“以前下班回来,停车位太难找了,要绕好久才能停好车。现在好了,一会儿就能停好,不用再为找停车位发愁了”“如今乱停现象也很少见,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和睦了”……凤凰城小区居民对小区停车位改造带来的便利赞不绝口。


凤凰城改造前

凤凰城改造后

今年,我市发布《昆山市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聚焦好房子、好社区、好街区、好城市“四好”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统筹推动,重点实施缓解停车难等十项措施。今年以来,凤凰城、金城花园、胜巷新村、阳光水世界、保昆公寓5个小区先后完成停车位改造工程,共新增车位1217个


我市聚焦居民群众“急难愁盼”,把缓解小区停车难题列为实施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专项行动的十项措施之一。市住建局会同各区镇、市相关部门梳理出全市停车矛盾较为突出的住宅小区,并通过改造增车位、收费调杠杆、共享提效率、租售促共赢等方式,对内挖潜力、对外拓资源,因地制宜出实招,多措并举解难题。


阳光水世界改造前

阳光水世界改造后



停车设施改造“共商共议”



今年,市住建局牵头制定《昆山市住宅区停车改造指导手册》,统一改造流程,加大与资规、消防等部门及各区镇沟通力度,明晰各方职责和义务,由属地组织落实,通过对社区、业委会(物管会)、物业企业加强指导,促成改造方案落地。为提升群众议事的参与度、便利度,市住建局还将停车位改造居民表决事项纳入“昆物通”在线表决功能,进一步提高表决效率,加速改造流程。

  

此外,市住建局积极拓宽资金来源,加快推动小区停车设施改造。例如,凤凰城是一个房龄近20年的小区,原规划车库(车位)无法满足居民停车需求。为缓解停车压力,小区业委会积极与社区、物业企业沟通,多次召开“圆桌会议”商讨改造方案,利用小区路面改造、公共闲置地再利用等方式,重新规划,盘活小区“内存”,合理增加车位200个。


胜巷新村改造前

胜巷新村改造后



临时停车收费“一区一策”



市住建局物管部门与区镇物管办、社区、物业企业开展多轮座谈,并在学习借鉴周边城市临停标准的基础上,与发改委、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会商统一小区临时停车采用“按时按次累计收费”方式,有序引导业主进入地下车库停车,释放地上资源,让地面车位作为“临时停车位”,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停车压力。

  

同时,引导临停收费施行“一区一策”,鼓励业委会(物管会)充分发挥自治作用,结合小区实际情况,依规定制小区临停收费标准,推动小区停车管理良性发展,优先保障本小区业主权益,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公平的停车环境。此外,督促各物业企业进一步加强停车秩序管理,鼓励小区使用智能化系统,加强车辆管理,及时处理住宅区内“僵尸车”,释放停车资源,并杜绝乱停车现象。



停车资源利用“错峰共享”



除在小区内部挖潜增量外,市住建局因地制宜将小区停车融入社区、街区,缓解住宅区停车压力,提升社区停车资源利用效率。由属地政府牵头,摸排梳理出住宅区周边商场、单位停车场等停车资源,业委会(物管会)、社区、业主多方努力,与停车场经营单位进行协商,让停车场通过“有偿使用、错峰共享”的模式对居民开放,激活部分沉睡资源。住建部门还积极对接交警等部门,对市政道路停车位实行“潮汐式”分时计费,满足小区居民停车需求。


金城花园改造前

金城花园改造后



车位租售管理“有规可循”



针对住宅小区停车位租售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市住建局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协调开发商、物业、业主等积极推动车位租售管理更加规范化,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差异化满足小区居民停车需求。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发挥指导监督作用,对强装地锁、转包第三方、中介扰乱市场等行为及时制止,维护业主合法权益。住建协调开发商、物业企业、业主,加强车位信息公开,为业主之间租售、交换车位提供便利,促进多方共赢。


江南明珠苑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积极探索停车位改造、错时共享等方式方法,进一步推动破解住宅小区停车难题,让居民群众“有地停车、有序停车”。


融媒体记者 | 谢婧扬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1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