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湖湾小学:中医文化进校园,代代传承润童心
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其中创造的文化值得青少年学习传承。近年来,我市积极鼓励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中草药作为中医文化中的重要一环,不仅仅是药,更是知识、文化的象征,促进中草药文化走进校园,将中草药文化“种”进童心,是传统文化浸润校园的渠道之一。
节日主题+ 切身体悟中草药文化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端午节,在这个充满浓厚民俗气息的节日里,艾草作为端午节的标志性植物,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传统。
蝶湖湾小学百草园春日种下的艾草,也在这个端午佳节日渐茂盛。节日前夕,蝶湖湾小学的学生们纷纷走进学校百草园,在采摘过程中,互相交流着艾草的特性和用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集体采摘艾草的活动,感觉非常有意思。”“刚刚我和同学们将扎好的艾草挂在了班级门口。挂艾草有着吉祥的象征,而且艾草本身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同学们热烈地交流着参加活动的体会。
“艾草可入药,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等功效,在历代本草著作,例如《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中均有记载。而且我国古代端午挂艾草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期便有在门口挂艾草禳毒的风俗。在传统节日到来时组织中草药相关的主题活动,是最贴合不过的。”蝶湖湾小学校长丁志洁介绍。
蝶湖湾小学是我市以中草药为校园文化的典型学校,自2013年建校起,就确立了以中草药为校园文化特色的目标。“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的实践研究”在2017年立项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经过五年的不断实践研究,学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学校选择具有优秀品格寓意的百草,开展“百草品格交流会”,进行“经典读写绘说唱”活动。从草药的种植时节、培育方法、习性喜好、品格意象多角度出发,全学科渗透,开展“百草演唱会”“百草读书会”“百草绘美好”“百草创想园”等活动,说好百草故事,写意百草人生。
“中国医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国粹之一,传承和发展中草药文化是我们的责任,我们鼓励学校开展相关的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启蒙教育的种子。”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融合课程+ 跨学科展示百草魅力
要将中草药文化融入到一所校园的肌理中,跨学科融合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蝶湖湾小学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适度整合国家课程的相关内容,注重实践课程与中草药课程的融合,探索百草耕读全学科渗透课程。
“简单说,就是语数英音体美、书法科学劳动等国家课程内容与中草药课程融合在一堂课中,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梳理。”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在“十三五”课题的研究中已经开展了一些与中草药相关的实践课,例如音乐课堂“百草演唱会”、语文课堂“百草读书会”等。
一株草药,一首名曲。难忘《茉莉花》的恬淡幽香,难解《家香》的相思深沉,难述《采莲曲》的欢乐幸福……在音乐课上,通过中草药元素美好经典的传唱,学生感受祖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感受中华文化源于农作,又指向人民幸福生活追求的大美情怀。
一株草药,一段经典。在语文课堂中,选择草药主题的传统文学作品,感悟诗人的高尚情操、高洁品格。学校以绘本馆为媒介,通过引进一批中草药绘本、故事书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草药虽小却兼爱包容的品格,引导学生以草药为榜样,形成奉献小我、兼爱无私的品格。
一株草药,一次发现。数学和科学领域的草药有着更多的价值等待发掘、研究。创意制作、手工拓印、色彩提取……在百草创想园,学生们开启智慧,培养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少年品格。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以德育实践基地为抓手,利用班会课和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沟通附近的教育资源,除了定期走进森林公园、同德堂药店、中医医院、蝶湖湾社区等地,还邀请校外专家进校作培训、宣传。蝶湖湾小学还与市中医医院进行了“中医药文化传承进校园”的授牌仪式,打开了校外学习的空间,以便更为广泛地进行中草药教育教学活动。
劳动教育+ 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薄荷、杭白菊、紫苏、蒲公英……在校园内,一组组中草药植株整齐排列、生机勃勃,成为蝶湖湾小学的一道风景。
蝶湖湾小学因地制宜拓展建设了百草园中草药种植科普教育场地。百草园,缘起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他儿时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一方乐土。蝶湖湾小学百草园始建于2017年5月,是孩子们亲近自然、感受中草药文化的乐园。园内的规划图邀请中高年级的学生一起参与设计后定型,以各种几何图形为主布局,剩余空间则根据季节的变化定期入驻移动式中草药花架。
园内至今拥有十六味草药,分别有解表药:薄荷、杭白菊、紫苏,清热药: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牡丹(丹皮)、山栀,祛风湿药:威灵仙,理血药:树形月季、艾草、芍药,补益药:枸杞,温里药:丁香,还有消食健胃的山楂和滋阴润肺的麦冬。
“本着尊重儿童的创意为原则,我们发动了一场百草园草药牌的设计,在学生中掀起了一股热潮。”丁志洁介绍,在百草园外,还设立了班级中药植物角,利用身边常见的中草药,通过老师、孩子们自己动手种植、养护、观察、记录,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他们的中草药知识,也历练了动手能力和责任心。
此外,学校创造性地将中草药融入班级文化建设,蒲公英中队、芍药中队、马兰头中队、石菖蒲中队、天南星中队……截至目前,共形成了31个以中草药命名的中队,每个班为一味中草药代言,每班确定符合班级品质的花草后,学习百草种植、养护的具体措施和方案,结合中华传统农耕文明,从二十四节气、种植小故事的学习中掌握种植的时节以及技术方法,同时结合现代农业种植科技,开展种植养护活动。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草药文化中包含着救世济民的价值追求和坚守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优秀品德,将中草药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具有现实意义。未来,我市将继续探索中草药文化进校园相关活动,以此为抓手,让传统文化之花盛开于鹿城校园。
融媒体记者 | 吴沛铷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16109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