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用爱呵护“一米高度”

06月14日 17:49

项目名片

自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以来,我市根据《昆山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聚焦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两岸融合、文化传承、产业生态8个友好,制定了8大支持计划,形成30条重点工作、147项具体举措,构建相对完善的儿童友好行动体系。


浅黄的色调,熊掌造型的吸顶灯,手绘的动物、树木、昆曲元素墙面,阅读角、软沙发、摇摇木马……走进昆山开发区震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的儿童预防保健区,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休闲乐园。中心精心打造的“一米以下”儿童舒适文化空间,有效缓解了小宝宝就医时的紧张情绪,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升就诊体验。“儿童友好医院是创建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拼图,今年3月,昆山开发区震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首批苏州市儿童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已从一个概念变成了集体共识和行动。”震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严春燕介绍,辖区0-6岁儿童人数约6000人,每个月儿童健康体检约450人,预防接种约1800人,今年中心创新开设了10分钟快闪健康小课堂,提供儿童中医药服务,持续深化儿童友好服务内涵。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担负着对儿童未来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为进一步提高创建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我市制定出台了《昆山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立足“一米高度看城市”,将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事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在制定公共政策、配置公共资源、城市规划建设中,坚持儿童优先、体现儿童视角、注重儿童参与,引入儿童影响评价,优化儿童生存、发展、保护和参与的社会环境,促进儿童友好理念深入全社会、融入千万家,推动“儿童友好”走向“全龄友好”。


在娄江实验小学,彩绘走廊、风车大道、照片墙……随处可见师生一起合作设计的儿童友好空间。学校还开设了“日知学堂”“创客中心”“家政中心”“陶艺教室”等特色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寓教于乐的学习空间。“随着我国儿童友好学校建设相关标准和准则的逐渐完善,娄江实验小学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实践探索,创设友好学习环境,开发了‘欢溪五润’和‘娄江六卓’两大课程框架,申报了相关课题,并开设了32个社团,让学生全面发展,牵手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参与学生健康成长。”昆山市娄江实验小学副书记吴湘英说。

  

为给儿童提供安全、舒适、便捷、有趣的城市生活体验,今年以来,我市新改扩建3个儿童友好公园、8个儿童友好社区、6个儿童友好医院,本年度计划打造不少于60个儿童友好空间。同时,制定《昆山市2024年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工作方案》,明确8大重点任务和30项具体举措,推动构建相对完善的儿童友好行动体系,全面提升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知晓率和辨识度;着力打造儿童友好特色亮点,发挥昆山产业优势,围绕“产业生态友好”,拓展场景,大胆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融合互促。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市将通过健全机制体制、加大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环境,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和获得感,让“人人友好、时时友好、处处友好、事事友好”成为昆山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社会共识,让所有儿童和家庭能够享有更加高品质的生活,不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融媒体记者 | 张欢

供图 | 张欢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15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