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度佳节,传统亦新潮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佳节,戏曲百戏博物馆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利用资源和优势,推出精品展览和丰富多样的社教活动,让观众在感知历史、欣赏戏曲之余,根据爱好自主“充电”,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6月1日,“天下有情人——《西厢记》文化展”在戏曲百戏博物馆临展厅展出,展览聚焦文学经典《西厢记》,通过文物精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西厢记》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真正活起来。
隽永的画卷、珍贵的古籍、精美的瓷器、夺目的面料……一件件文物让《西厢记》的故事内容和元杂剧的形态以生动的方式呈现,真实还原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展览依托西厢故事和西厢文物,借用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叙事结构与文学范式,以“楔子”引入后,通过“元曲何谓”“西厢何解”“情为何物”“曲短情长”四折内容讲述西厢故事,将展览主题与展览叙事有机结合。爱情无言,心动有声,《西厢记》跨越时空的永恒余响,是爱情的魅力,也是探寻传统文化的密码。
端午假期,戏曲百戏博物馆还围绕着西厢故事推出限定印章及打卡活动,提升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轻拢溶溶月色,细嗅寂寂花阴,听取琴声一缕,赴一场有情人之约,感受传统文化的悠远魅力。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除了赛龙舟、挂菖蒲等节庆活动外,端午节演戏看戏也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习俗。端午戏自宋代发轫以来,逐渐流播至全国诸地,成为端午节重要的活动内容。
端午假期,戏曲百戏博物馆围绕《西厢记》文化展,邀请昆山当代昆剧院、上海戏曲学院、苏州弘音越剧团的专业戏曲演员们上演《西厢记》经典选段,让观众仿佛穿越百年,与戏中人邂逅。《西厢记·佳期》《西厢记·传柬》《西厢记·琴心》等精彩剧目轮番上演,引得台下观众掌声阵阵、叫好连连,也将现场气氛不断推向高潮。
好戏,不仅在戏台,也在博物馆的每个角落。假日期间的戏曲快闪活动沉浸式唤醒了大家的戏曲基因,演员们每个转身、每个眼神,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美丽的故事;精湛的表演、动人的唱腔,博得了观众的一片叫好。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戏曲百戏博物馆结合展览与端午习俗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将端午仪式感拉满。
竹编艾草、戏曲香囊、戏曲纸粽……在浓郁的节日氛围里,数十位游客参与到戏曲百戏博物馆的手作活动中来,以手工之巧,将传统之美与戏曲之韵编织进端午的温馨祝福里。
创新融入传统,文化走进生活,下个佳节,再赴一场戏曲百戏博物馆之约。
作者 | 傅裕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15716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