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进行时】实施青少年健康关爱润心工程:“五育”并举,“润心”伴成长

06月12日 15:18


项目名片:

实施青少年健康关爱润心工程,开设生命教育、责任教育、耐挫折教育、生涯发展规划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生每学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少于10课时,所有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开放时间均不少于学生在校时间的50%。同时,实施为期半年的“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心理教师专题培训,完成8轮心理案例督导教学和学生心理危机专项督导,每学年开展一次中小学生全员心理健康普测,办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展播昆山市优秀校园心理剧、开展心理游园会、推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团队会……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推进育德与育心相结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鼓励并支持各学校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普及、宣传和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今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期间,我市教育部门聚焦学生成长需求,坚持积极引导和温润心灵,结合“五育”并举,并立足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各项育人工作中,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摆在为人师者面前艰巨的任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学生阳光成长,更是教育部门责无旁贷的责任。每年,我市都积极开展昆山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今年,我市还发布“五育润心”青少年研学资源地图,开设“抗逆系列课”“亲子活动场”“家长工作坊”“生涯大舞台”“鹿城心呼吸”五大主题23节系列课程,围绕宣传、展播、体验和交流四大主题,举办了一揽子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积极乐观,争做心中有阳光、自信又快乐的新时代学子的良好氛围。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健康关爱润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教育局还不断丰富心育团辅课程资源,加强心理知识宣传普及,精准化关心关爱师生及家长的心理状态,把握重要时间节点,主体化开展教师、学生、家长心理团辅活动,帮助学生“乐享”“愿享”“尽享”,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同时,有针对性地开设生命教育、责任教育、耐挫折教育、生涯发展规划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合游戏辅导、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等,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需要,确保每生每学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此外,全市各校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五育”之中,推动落实学生家访、谈心谈话、学情研判、分类管理、评价指导等5项重点任务,形成 “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围绕情绪管理、手机管控、亲子关系等方面,我们开设‘名家+名师’公益讲座超50场,线下覆盖家长3万人次;上线‘向阳花开’电台节目,连续播出17期,收听家长超85万人次。”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由“高校资源支撑、家庭教育补充、社会力量协同”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未来,将持续加大心理健康引育力度,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格局,持续完善心理健康“昆山特色”教育体系,努力培养积极乐观、坚强自信、勇于进取的鹿城少年。


融媒体记者 | 丁燕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综合 | 昆山教育发布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1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