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式助餐,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06月04日 18:19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昆山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动“民生七有”向“民生七优”提升,努力让昆山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既有社会保障也有文教体卫,既有硬件提升也有软件优化,紧扣老百姓的所思所盼。即日起,市融媒体中心推出专题报道,以“温暖+1℃”的工作举措及成效,展现人民群众“幸福每一天”的高品质生活。





项目名片

实施“悦龄食堂”助餐工程——坚持多元化助餐模式,全面推进老年食堂、助餐点和老年餐桌建设,构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质量。按照“15分钟就餐服务圈”要求,合理布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社会力量运营老年食堂和老年助餐点。2024年计划建设老年人助餐点10家、试点运营昆尚社区食堂2家。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到来

如何优化居家养老服务供给?

昆山从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入手

着力推进

“点”上扩容、“线”上提质、“面”上支持

通过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自营

中央厨房配送、社会化运营社区食堂

机关企事业单位共享食堂

等多种形式

努力解决老年人最现实、最迫切的

“一餐热饭”




助餐点
家门口吃出幸福味道

今年5月,昆山开发区广志社区助餐点启用。“饭菜口味蛮好,一大荤一小荤,一素菜一汤,中午有水果,晚上有酸奶,搭配营养!”社区居民李培坤说。


启用约一个月来,广志社区助餐点每天订餐的老年人有30多位。“专业营养师团队搭配符合老年人口味的健康饮食。根据季节菜品变化,及时调整菜单,做到每周一换。”广志社区相关负责人施静告诉小昆,社区还为年龄偏大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对于优抚对象、低保对象等特殊群体实施免费政策。


在昆山,像广志社区这样的助餐点位共有381家,其中包括老年食堂54家、助餐点327家,覆盖城乡的“15分钟老年助餐服务圈”初步形成。今年以来,全市日均助餐人数达7000人,助餐点由专业从事养老服务的第三方养老服务机构及组织提供餐食制作和配送,社会化运营率达90%以上

为扩大老年人助餐服务供给,提升助餐服务质量,按照相应政策规范,昆山对享受助餐服务的户籍老人提供补助市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日常食品安全监管,并依托昆山智慧养老系统,实时收集各区镇助餐机构的餐食配送情况,定期对老年人助餐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社区食堂
好吃不贵长者优惠

卤兰花干2元、清炒时蔬3元……这些天,位于昆山开发区体育休闲中心的昆尚社区食堂火了。堂食以小碗菜为主,每天供应菜品不少于24个。“味道很好,可选择的菜也多。我们这些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吃饭还有专享座位。”东晶国际花园居民闫先生说。


走进昆尚社区食堂,内部环境干净卫生,一些老年人成为这里的常客。店长李庭告诉小昆:“我们食堂每天提供多样化菜品选择,并且每周都有新菜,还设有专门的长者优选菜。同时,食堂提供线上外卖、团购。”眼下,昆尚社区食堂周市店也已开始试运营。



今年,为深入做好老年人助餐工作,昆山引入社会力量运营社区食堂。目前,2家昆尚社区食堂已试点运营,通过市场化运营,坚持“好吃不贵,长者优惠”原则,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营养、美味的餐饮服务,让社区居民多了一种选择。



共享食堂
打造全龄友好餐厅

水煮牛肉、蒜黄肉丝、韭菜百叶,配上米饭和苹果……中午11:30,恒源紫芸小区居民宋聪聪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祖冲之路与马鞍山路交叉口的新江南共享食堂吃午饭。“饭菜味道很好,性价比很高,每个星期都要来几次,非常方便。”宋聪聪说。



今年1月份,城投集团的内部食堂经过提档升级改造后,围绕“社区大食堂”功能定位,变身为新江南共享食堂,对外开放。今年3月,新江南共享食堂参与政府养老产业,为高新区辖区老年人群、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等提供规范化、专业化、便捷化的养老助餐服务,每天配送老人餐近500份。食堂的配送车辆为专业冷链车,装载GPS定位功能和监控系统,可实时查看车辆运输配送情况。“饭菜很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我一直都在这里预订。”江南理想小区74岁的居民孙德鸿说。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

下一步,我们将支持大型连锁化餐饮企业利用社区门店开设老年餐桌,支持助餐点面向社会开放,鼓励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对外开放助餐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区镇食堂对老年人开放,持续推动“老年助餐点”服务阵地建设,打造具有昆山特色的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




融媒体记者 | 李艳

融媒体摄影 | 徐鹤千 马康洋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校对 | 江慧智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1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