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乡音普法”三月两次上央视

05月14日 15:09

“我怀孕了,向公司请假去产检,但是不被批准,还算我旷工。”“这是我们的女员工维权手册,针对您的情况我们将提供‘快立快审’服务。”5月初,央视《法律讲堂》乡音普法栏目播出了两期由昆山市人社局报送的乡音版“和风暖阳小剧场”视频作品。视频以昆山方言生动演绎了竞业限制和女职工“三期”维权等劳动纠纷领域热点话题,将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浓缩在两三分钟的视频中,为群众带来简洁易懂的普法教育。


以“乡音”话“法理”,这已不是昆山第一次登上央视《法律讲堂》的乡音普法栏目。今年2月底,三条由我市报送的乡音版“和风暖阳小剧场”已经在乡音普法栏目连续播出,生动形象地进行了事假工资、工伤、试用期等劳动争议多发领域的普法教育,用昆山方言宣传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双保护”理念。


“今年初,我们在CCTV-12社会与法频道上看到了乡音普法栏目的征集令,觉得这种形式亲切又温暖,很有‘烟火气’。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为昆山作宣传。”昆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实习院长吴天麒说,为此,她兼任了此次乡音版“和风暖阳小剧场”的编导。对于此次作品征集,我市人社部门十分重视,仅在典型案件的斟酌及剧本写作等前期工作上就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吴天麒表示:“我们希望选择老百姓关心的典型案件类型,不但要通俗易懂,还要能体现我市劳动仲裁的特色。” 剧本敲定后,仲裁院利用休息时间,召集人员进行拍摄及后期剪辑。我市第一批参与征集的3部作品于今年2月底播出后反响不俗,乡音普法栏目组便向我市人社部门表达了继续合作的意愿,我市报送的第二批共2部作品于今年5月再次在该频道播出。


最美是乡音,最浓是乡情。乡音版“和风暖阳小剧场”以贴近生活的小故事突出普法重点,以日常情景引发劳动者共鸣。我市“和风暖阳”品牌服务始终围绕劳动领域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在劳动维权普法领域坚持贯彻“公正 廉洁 温暖 高效”的工作方针,深入推进“一名仲裁员,一缕暖阳光”的服务理念,为促进维权渠道更加宽广、民生基石更加牢固、营商环境更加优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而不懈努力。此外,我市人社部门持续推进“双保护、双促进”理念,推出一系列有趣又有料的普法活动,以“创新力”攻克多元普法“技术关”。


去年,我市——

累计开设28场“按需点单”式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课堂”活动,服务企业超1200家次,线上收看人数达35万人次

聚焦农民工权益维护,联合市法宣办、市司法局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有奖竞答活动,通过线上答题引导广大农民工知法守法、崇德尚法,进一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在全市38条公交线路和632个公交站台长期投放“法治人社”公益广告,让劳动群众切身感受到“法治人社”服务暖心、贴心,在昆山工作舒心、安心。


融媒体记者 | 肖旻泰

供图 | 肖旻泰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