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暖风送百戏,博物馆里有看头

05月09日 16:19

五月伊始,韶光如诗。“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为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戏曲百戏博物馆奉上精彩活动,与外地游客和昆山市民一起共度繁花似锦的五月。

  



连台好戏,趣享“五一”


  

丝竹清音,雅韵婉转;百戏市集,乐游不尽;学术讲座,文明互鉴;戏曲盖章,创意十足;游人入画,光影成诗。一场文化盛宴,穿古越今,再现《姑苏繁华图》中的经典场景,带领观众感受古人的“顶级审美”。游于市集,相遇有趣的灵魂;烟火人间,感知生活的美好。心动文创、非遗美学、风物小食、戏曲斑马线……细数那些富有烟火气的时与刻、朝与暮,艺术与生活交织、传统与潮流交融,一起“趣”赶集,感受这座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水袖翩翩飞,余音绕梁醉。来自各个剧团的戏曲演员为大家带来锡剧《沙家浜·坚持》、越剧《唐伯虎点秋香》选段、黄梅戏《女驸马》、昆曲《牡丹亭·游园》、戏曲歌舞《纸扇书生》等精彩剧目,让戏迷朋友们过足戏瘾。

  

好戏,不仅在戏台,也在博物馆的每个角落。除了传统戏曲演出、戏曲歌舞,戏曲百戏博物馆还推出戏曲NPC巡游,与观众零距离互动,把传统戏曲玩出新花样。“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梦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戏曲里的经典唱词,摇身一变成为充满浪漫气息的“戏曲斑马线”,吸引了众多市民打卡拍照。每一次亮相,都是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每一次互动,都是文化交流的真诚对话。

  



梨园戏韵,国粹之美


  

逛博物馆怎么少得了看展。假日期间,戏曲百戏博物馆两大特展为观众带来充满传统文化魅力的视觉盛宴。“意主形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戏剧文物展”借助故宫丰富的馆藏和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展示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了让更多观众能深入地了解戏曲的魅力,展览延期至2024年5月5日。位于二楼公共教育厅的“惊春谁似我——祝贺青春版《牡丹亭》巡演二十年主题展”以全新方式再现青春版《牡丹亭》的情与美,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碰撞。

  


展教融合,传承经典


  

戏曲百戏博物馆借助“意主形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戏剧文物展”举办博物馆公开课、主题集章打卡活动,吸引大批观众参与,人气火爆,成为参观体验的热点和亮点。梨园常道:“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七期特邀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宫廷音乐与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孙召华讲述“‘数不尽的三列国’:三国戏在清宫”。讲座依据清宫所遗留下来丰富的戏本、档案、戏衣、道具、戏台、戏画等文献文物,带领观众走入清宫三国戏演出的现场,重温三国英雄的故事和情怀。在“五一”期间,博物馆还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和参与。

  


淡雅的、浓烈的,温暖的、欢腾的,动人心魄,引人共鸣……戏曲百戏博物馆以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丰富了观众的参与感,为大家“五一”假期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作者 | 傅裕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