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入“微”,幸福加倍!今年我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50万平方米

04月26日 16:58



推门见绿,风微花香

曾经“脏乱差”的老旧小区

经过一番精细改造

变得整洁亮丽,环境宜人


近年来,我市在住区更新改造中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完善更新“菜单”,以“小切口”体现“大关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市住建局改造办会同属地通过问卷调查、居民座谈会等形式,问需于民,注重“一老一小”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改造“菜单”。比如,优化交通组织,增设道路指示牌,让住区出行更加畅通;在改造中落实一体化加装电梯,累计完成增梯63台,让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更新安防设施,改造单元楼、小区出入口门禁,安装公共监控系统;优化公共区域照明,增设路灯、楼道灯,保障居民出行安全;补齐消防设施,完善小区道路消防车道规划建设,通过改造逐一消除安全隐患,让居民住得更安心。


采莲新村加装电梯


改造既要让“面子新”,更要让“里子实”。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存在明显的配套短板。通过科学规划,强化小区内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水电气信等老旧管线规范和更新改造;合理增设停车位,补齐充电桩服务短板。


公桥新村打造“廉心亭”


在改造中,我市还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深入挖掘小区所在地文化资源,结合小区改造增设小微文化景观,融入文化元素,彰显地域特色,将传统城市硬件增容转变为城市品质提升。


里厍一村管道改造一新


今年,我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50万平方米,新增车位293个、机动车充电桩214个,增补小区座椅、楼梯间折叠椅209个,更新儿童游乐场所6个,增设路灯262个、公共监控254个、消防设施133套


柏庐新村新建道路指示牌

里厍二村增建文化墙


目前,梅园新村、绣东南区、民安小区、华菁公寓、玉龙西村等小区已进场施工。下一步,我市将在小区改造中围绕完整社区建设,聚焦民需民盼,持续建设一批切口小、措施巧、效果灵的“小巧灵”功能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内涵,为居民带来更多“小确幸”。


汉浦新村增设儿童游乐设施






融媒体摄影 | 陆恒 唐旭骋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0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