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交通民生卷
4月,记者驱车行驶在鹿城大地上,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大道纵横交错,国道、省道、县乡村道,道道相连,道路沿线风景如画、绿意盎然,车辆川流不息,穿梭在城市的道路上。
近年来,我市交通部门不断延伸“党建+”触角,坚持以实绩实效承诺践诺,凝心聚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落地生根,推进与百姓便捷出行、产业结构调整、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等深度融合,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大道为公,惠民至善。
依托一条通村公路和周边细密的公路网,经过近年来的整治,如今的计家墩村道路宽阔,屋舍俨然,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民风淳朴,逐渐成为人们眼中“文化体验感极强的乡野度假生活空间”。
“以前,村里小路崎岖泥泞,村里人自己都不愿意走,更别提外地的人过来游玩了。”计家墩村村民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旅游能这么红火的原因之一,就得益于村里及周围的公路建设。
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农村公路建设为基础,加大力度推进计家墩等以旅游业发展为主的村落附近的农村公路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通配套设施,致力于让“美丽经济”在更多的村落开花结果。
“路好走了,村里就不一样了,城里人和外地人不仅来我们这里感受新农村的美好,甚至还扎下根了。腰包鼓了,人才来了,大家的生活当然会芝麻开花节节高!”计家墩村村民告诉记者。
据悉,目前计家墩村内有许多新村民。这些新村民,大部分是怀揣着乡村理想的青年人,包括建筑设计师、艺术家、手工艺爱好者等。正是他们,为计家墩带来了人才、技能、产业和个性化IP,不断吸引着更多青年力量涌入计家墩,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乡村振兴正当时,百姓幸福皆可期。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推进农村公路从“打通”到“连通”,从“连通”到“畅通”,搭建起一张便捷安全的交通网,铺就一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喂,您好,请问是杨路长吗?集善路这边有一块绿化带被毁坏了,是应该向您这边反映吧?”近日,市民魏先生沿集善路出行时发现路边的绿化带被毁,他试着拨打了路旁设立的“路长制”公示牌上的路长的电话,没想到很快就接通了。
在问清事发路段的具体位置后,杨路长立刻与该路段具体业务负责人联系并了解相关情况。经勘查,发现是一辆小汽车在本路段掉头时不慎开进绿化带区域,造成该路段绿化带被破坏。了解到该部分绿化带破坏程度比较严重,需要专职人员协助恢复后,杨路长随即填写了花桥镇农村道路整改意见表,并发送给区路长办相关负责人。两天后,杨路长收到了区路长办发来的花桥镇农村道路问题回复表,得到关于该路段绿化带已正式开始修复的通知。
在花桥,记者看到各路段显著位置都设置了“路长制”公示牌,配有路线名称、路长及其职责和电话等相关信息。值得一提的是,“路长制”公示牌上还附有二维码,市民通过手机扫描公示牌上的二维码,不仅可以在二维码的界面上了解到相关路段的信息,还可以通过页面指示上报路面病害情况。
“路长制的建立完善了针对公路问题的‘发现问题—派发工单—单位研究—现场处置—办结反馈—督查考核’的闭环式工作机制,对辖区内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及路域环境整治等负责,亮名字、亮牌子、亮责任,公路有问题可以直接找到负责人。现在,道路上干干净净,很少有随意丢垃圾、占道晒粮食的现象了。” 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分布在我市的519条农村公路,均有路长负责。
打造立体化公共交通出行模式是我市为市民提供便捷出行的基础,让市民的出行方式“从有向优”更是直接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4月23日傍晚,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公交车站旁,刚下班的徐玲玲正在等8路公交车的到来。“公交车还有100米左右就到了。”徐玲玲拿出手机,打开“昆山市民”APP给记者看8路公交车目前所在的位置,“下班后,在手机上就能看到自己想坐的公交车还有几站到,还是挺方便的。而且现在的公交车冬暖夏凉,启停平稳,乘坐非常舒适。”
除开通“昆山市民”APP,加强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外,我市还通过将公交车厢内、车身外的监控设备全部连入公交调度指挥中心,在驾驶区安装安全隔离设施,在公交车内设置高低扶手、轮椅区、爱心专座、下车斜坡踏板等措施,在硬件方面提升群众出行品质。
在做好公共交通硬件提升工作的同时,交通部门也将软件服务摆在了同样的位置:依据调研结果,科学采取新开线路、优化调整、线路新增、延时运营等举措;推出“空乘式服务”,开展“亲情服务”等系列活动,让市民切实感觉到亲切和温暖……
“交通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发力,构建更加开放畅达的城际网络、打造更加立体高效的公交网络、创新更加优质多元的出行服务,实现底线民生到优质民生。”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融媒体记者 | 刘慧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09834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