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溪镇袁家甸唱响乡村振兴“渔歌”

04月24日 15:30

·

4月是鱼塘春放鱼种

夺取高产稳产的关键时节

连日来

锦溪镇袁家甸的千亩鱼塘里

农户们正忙着饵料生物的培养

和鱼类苗种的培育工作

一场“水上春耕”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袁家甸三面环湖,绿水绕村、湖田共生,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这里渔作文化底蕴深厚,其南侧的彭家簖,曾在商榻和昆山交界的汪洋荡与长白荡之间屹立上百年,而“簖”字本意,就是一种古老的渔具,至今仍有沿用。村庄东侧的白鱼口紧邻汪洋荡,是汪洋荡历史上重要的白鱼繁殖集聚区,常年有大量白鱼涌入,千百年来为当地提供宝贵的渔业资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袁家甸依托“鱼米之乡”的资源优势,百姓过着年年有“鱼”的富足生活。近年来,袁家甸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联手上海市青浦区相关渔业合作社,依托其现代渔业技术、人才资源、管理模式,合作经营了高标准南白荡农业(渔业)产业园,打造出“千亩智慧鱼塘”,通过智能消毒、智能进出水、自动喂养、自动加氧,实时监控池塘水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年产百万斤



搞渔业也要学会借力。产业园积极与华中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联动,成立实习基地工作站,安排学生深入水产养殖一线,让“绿水”常流,让技术常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水产养殖、教学、生产、就业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做活“渔”经济,延伸拓展农产品产业链。结合农文旅发展,袁家甸积极打造“乡恋”系列品牌,已注册“乡恋顾家”品牌商标,推出“乡恋米”“乡恋鱼”等特色生态农产品,其中“乡恋鱼”以淡水水产为主,有鲫鱼、黑蚬、鳊鱼、黑鱼、鲈鱼、鳜鱼、昂刺鱼、鳗鱼、甲鱼、河虾、大闸蟹等,其中黑蚬更是于2022年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随着“昆山之链”首链工程缘甸段10公里慢行环线的贯通,袁家甸“借东风”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乡村资源被盘活、优势资源被有效转化,未来,这里还将建设国际垂钓中心,承接国际顶级垂钓赛事、开展休闲垂钓活动、举办丰收捕捞节、组织露营烧烤等,将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昆山之链”上的璀璨星,乡村振兴的示范点。


融媒体记者 | 管胡雯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09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