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1542名食品安全包保干部“照单履职”

04月09日 16:39

餐饮店的环境卫生是否达标?超市是否存在“三无”、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食品?4月7日,包保干部来到包保点位,对照任务清单,进行今年第二季度督导检查。


为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目前,昆山已有1542名食品安全包保干部上岗,并打造7个苏州级、75个昆山级督导示范试点样本,为全市包保工作“打样立标”。


据悉,“食品安全包保”是指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按地方实际分为A、B、C、D四级,由市、县、区(镇)、村(社区)四层干部对应认领、负责的一种工作机制。通过落实食品安全属地干部的包保责任,敦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从而实现“两个责任”的落地落实,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督导示范点位建设是强化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有力举措,自苏州市食安办《关于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督导模拟点位建设工作的函》下发后,我市第一时间部署发力,对照最新国创标准,积极介入指导,优中选优,重点打造了7个督导示范试点样本,业态涵盖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小作坊、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餐饮服务单位、食品销售单位和农贸市场等多个领域。

  

趁热打铁,乘势而上,市食安办加快推动包保干部培训全覆盖,发放“包保干部应知应会”,让其真正搞清楚包保工作“是什么”“查什么”“怎样查”,确保心中有思路、手里有招法;同时,集中力量聚焦示范点位“再建设”“再打造”“再提升”,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试点,覆盖范围扩大到全市11个区镇,截至3月底,全市共计打造精品示范点位82个,第一季度包保覆盖率达100%


“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责任重于泰山,必须用足心思、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进一步以优秀示范点位为引领,由“点”入深、以“点”带面,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激发我市“两个责任”工作活力和质效,稳稳托起市民“舌尖上的幸福”。


融媒体记者 | 张田

供图 | 张田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