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韵 幸福河湖

03月29日 17:21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初春时节,行走在吴淞江生态廊道,两岸满目葱绿,水面波光潋滟,倒映出一幅水岸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美丽画卷。“水清岸绿、宜居宜赏,这就是昆山的水韵美,也是昆山人的幸福感。”常常在此骑行、休闲、遛娃的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受。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总河长令工作部署,以全域建设幸福河湖为目标,系统聚焦水利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提档升级开展“消劣争优”行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33”行动等,全市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乡特色进一步彰显。


以全面深化河湖长制改革为抓手,我市进一步压紧压实河湖长履职责任,去年,全市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3万余次,完成全市重要河湖“一事一办”清单任务121项,强化河长办职能发挥及幸福河湖信息化应用;坚持高位推进,全力攻坚“消劣争优”行动,88条计划整治河道完成整治,全市实现劣Ⅴ类水体动态清零。


河湖面貌蝶变的背后,是全市上下持续不断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全域推进幸福河湖的结果。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建成 321条幸福河湖,33条河湖获评苏州市级幸福河湖,杨林塘通过省级幸福河湖验收,傀儡湖获评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江苏省生态样板河湖,七浦塘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等;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超过75%;“昆山之链”首链工程缘甸段慢行环线、庙泾河中央水廊二期建成开放,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移步换景”的美好愿景触手可及。


水因城而活,城因水而美。今年,我市计划完成110条幸福河湖建设任务,确保至2025年建成不少于500条幸福河湖,构建“一轴·双核·三网·十廊”的幸福河湖总体格局,助推“昆山之链”品牌营造。同时,深入挖掘昆山水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打造江南水乡文化品牌,持续擦亮生态底色,让涓涓幸福之水持续润泽江南鱼米水乡。


融媒体记者 | 张欢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0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