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直抵“最后一公里”——昆山市大力推动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

03月28日 15:35

退役军人服务站是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和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前沿,硬件水平、服务软实力都关系着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的速度、质量和效果。


“兵”至如归,让退役军人“处处有家”。昆山市现有退役军人服务中心1家、区(镇)退役军人服务站11家、村(社区)服务站352家,实现了全市“全覆盖”。其中,市、区(镇)两级服务中心(站)全覆盖,获评全国示范型站点。去年4月,昆山启动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评定工作,目前命名8家区(镇)、23家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为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


强基固本

规范推进持续优化

“将基层武装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发展、发挥退役军人优势助力少年军校建设、施行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礼遇激励等工作是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重点加分项。”昆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介绍,在《争创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实施方案(试行)》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出区(镇)、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星级评定评分“两张清单”,在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加分项、一票否决项等方面逐一列出具体考核条目。


为了持续优化和调整评定工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每个月召开一次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业务工作交流推进会,加强业务培训,总结月度成效。同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组织各级服务站到创建成效明显、创建质量较高的服务站参观学习,努力将可复制的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经验推广到全市。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实情实干实效上下功夫,推动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提质增效。按照自评、初审、复查核定的评定程序,昆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查阅台账资料、实地查看阵地建设、对服务站检查后,推动责任到人、动态跟踪整改,用心用情用力变“问题清单”为“满意清单”“成果清单”。


打造品牌

挖掘特色培育亮点

去年10月,开发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94969部队64分队,与文峰高级中学签署军地校三方共建协议,积极构建培根铸魂红色育人体系。昆山文峰高级中学少年军校的揭牌,标志着昆山市高中阶段首家少年军校的正式启动,开启了全市中小学国防教育的新篇章。


这是开发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戎耀先锋”品牌服务的一部分。据统计,2023年,开发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聚焦退役军人急盼难愁,开展常态化走访1263 次4211人次,发放慰问金共计126万元;开展优抚关爱行动4次,发放慰问金共计14.5万元;开展“鹿小军”志愿服务24次,覆盖辖区服务对象1200人次;开展少年军校特色活动30次,切实为辖区退役军人提供专业化、规范化、多元化、亲情化服务。


同开发区一样,目前获评区(镇)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其他地区,均在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典型发展成果等要素的基础上,打造出具有本辖区特色的亮点品牌,比如戎融玉山·敢当先锋(高新区)、兵归繁花(花桥经济开发区)、淞南军魂(张浦镇)、蔚州先锋(周市镇)、葭有军魂(陆家镇)、红湖天(巴城镇)、红灯暖家(千灯镇),力求在提升基础“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提升服务“软实力”。


创新服务

完善体系温暖直达

近年来,随着陆家镇城镇化快速推进,社区内存在很多“人户分离”的情况,陆家镇以及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经常面临跨社区提供服务的管理难题。陆家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尝试邀请9名信仰坚定、志愿参加服务的老兵组建“老班长”队伍,协助配合镇、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为基层治理贡献了力量。


“一声老班长,一生从军情”。陆家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创新推出的“老班长工作法”起到了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该工作法在全市各区(镇)相继落地开花。高新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组建“老班长红色宣讲队”,努力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老战友的联络员、矛盾问题的调解员;花桥经济开发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老班长工作室”,除了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实际难题外,还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巴城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老班长先锋工作队”正在成为服务退役军人、奉献巴城发展的“硬核力量”。



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昆山还在全省率先推出区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一级全覆盖的“戎耀昆善”慈善基金,各区(镇)同步成立慈善基金,实现退役军人慈善基金全覆盖,进一步织密织牢困难退役军人精准帮扶网。


一个个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一项项多样化的精准服务,不仅营造了全社会尊重退役军人、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也温暖了退役军人的心。接下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进一步建强服务机构、夯实服务基础、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推动“一域一特色,一镇一品牌”特色品牌培育力度,以更高的标准、更优的服务构建形成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新格局。


融媒体记者 | 崔玉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06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