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先行,乡村蝶变展新姿
走进费家浜村,水波漾漾,绿意浓浓,处处透出一派温馨和谐的新农村气象。费家浜村隶属于昆山市巴城镇东阳澄湖村,是一片“湖水田村”相交融的沃野之地,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积淀。
蟹养殖一直是费家浜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长久以来,全体村民深度参与阳澄湖大闸蟹养殖、经营相关产业。与此同时,作为英雄航天员费俊龙的家乡,费家浜周边已经形成了适合青少年科普研学的农旅氛围。
百亩稻田绘就村岛底色,大闸蟹养殖提供富民途径,农家菜园彰显乡土本味。基于得天独厚的文化与资源,以苏州市开展环阳澄湖特色田园乡村跨域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费家浜逐步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发挥自身处于特色精品环线的优势,迎来了与示范区联动、城乡融合的发展机遇。
综合考虑村民、城市居民、建设主体等多方利益,费家浜村庄规划应着重发挥村庄独特的格局和航天文化,以文化内涵挖掘和农旅产业联动为核心,谋求以产业链条推动村庄发展,打造以航天文化体验为主题,以科普研学教育、农房现代化试点、水乡农耕文化为亮点的当代水乡特色田园乡村。
在规划引领与多方共建下,费家浜村利用村庄存量、闲置空间、结合高标准农田整治等,打造天文科普馆、星球乐园健身广场、天问园、地耕园等空间节点,将航天科普、科学启蒙与村庄、田野有机融合,创造多维度的文化、科普场景,使旧时水浜成为一处独特的“田间课堂”,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文化自信的提升,也为一二三产融合提供良好契机,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新设计,传承文化精神。费家浜村的规划在村庄风貌、布局设计中以传统乡村景观基础为格局,在完全保留村庄依河而居传统肌理的基础上,注重延续江南传统构筑物风格,用青砖、黛瓦、木构打造极具江南传统风韵的戏曲廊亭;利用村庄水系的端头浜“忆苦思甜水坝”,保留传统村落记忆。
与此同时,费家浜村在规划中还将航天精神融入村庄之魂,设计了费家浜自然村主题logo,表达出航天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运用于村庄建设的细节中,形成具有特色文化底蕴的环境氛围。在深化实施中,该logo被优化为“追星星的费囝囝”IP形象,并融入建筑、导视系统及公共艺术装置中。
新与旧巧妙融合,江南韵味与现代生活相得益彰。启航广场、天问园、地耕园、星球乐园健身广场、星野小筑等场地相继投入使用。费家浜的建设为村民打造了一处饱含人文关怀的“新浜里”,构建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者 | 崔玉玲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04765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