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艳调研新能源充电场站建设及运营情况

03月13日 15:25
·


3月1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丽艳一行专题调研新能源充电场站,并主持召开新能源场站建设及运营情况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的重要论述,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市民群众绿色出行需求,为打造繁荣、清洁、美丽的可持续城市作出引领示范。



位于昆山市柏庐南路的汽车南站充电示范站配备了19台120KW直流快充和一套华为600KW全液冷超充,并建设了198KW光伏发电车棚,日均充电量超13000度。后续充电场站还将引进国际知名快餐连锁企业,为用户提供阅读、茶水、休憩等多种配套便民服务,进一步提升用户充电体验感。“多长时间能充满,可以跑多少公里?”“使用成本减少了多少?”来到充电站,陈丽艳详细了解场站及新能源充电设施布局、使用效率等情况,并扫码体验了自助充电流程。其间,她还与正在充电的新能源出租车车主亲切交流充电体验。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陈丽艳听取了全市新能源场站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会议指出,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服务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要加大供给,提供更为丰富的配套服务,推动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更均衡、使用更高效、服务更优质。要统一管理,全市新能源充电场站、终端设施全量接入“鹿路通”APP,加快实现数据信息“一网统管”。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积极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更好实现“安全、高效、低碳”充电,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闻多一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市民对公共充电基础设施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市坚持系统规划、科学布局,积极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率先成立昆山市能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四级充电体系和“7*24小时”的服务响应体系,广泛开展场站巡检、设备维护、安全培训等运营保障服务。

统一规划建设。目前,能源公司已打造包括2个综合示范站、47个便民服务站、32个快速标准站、35个目的地补电站等新能源汽车充电站116个(充电终端1423个),实现全市所有区镇全覆盖。2023年实现充电总量3404万度,同比增长170%。探索建立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准入机制,与4家头部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统一便民服务。通过构建市区10分钟可达、全市15分钟可达充电服务圈,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序充电、方便智慧的充电体验。通过打造综合示范站,提供“一站式”休憩配套服务,可为消费者提供既快捷省心又优质舒心的充电服务。通过“鹿路通”APP扫码充电,可为消费者提供 0.3 元/千瓦时的充电补贴。

统一安全管理。在“鹿路通”APP平台内构建了集充电服务、安全监测、客服系统、数据分析、综合能源运营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充换电公共服务模块,作为昆山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总入口,服务覆盖全市183个充电场站2013个充电桩,可对异常数据提前介入、智能处置,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实现风险可感知、隐患可预警、处置闭环化。


▲财富广场充电站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建设,年内,市能源建设开发公司还将投资2000万元,新增示范站2个、标准站8个、便民站(含老旧小区)10个,以此来带动社会化公司的持续布局和建设。同时结合“鹿路通融合支付平台”系统和“碳积分”体系,有效整合“牡丹停”智慧停车,努力构建实现全市停车、充电支付一张网,让市民充分享受到停车、充电“一键直达”的便捷绿色出行体验。

▲汽车北站充电站


融媒体记者 | 翟玉标

融媒体摄影 | 陈磊磊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校对 | 朱欣琛 江慧智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0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