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再次点了题,苏州怎么干?

03月07日 20:21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随着总书记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到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又一次聚焦,再到这次全国两会上共商国是时深入阐释,“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全国关注的热词。


圆桌观察员注意到,围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国上下第一时间掀起学习讨论和宣传贯彻的热潮。同时,这一次总书记还给江苏点了哪些题?苏州怎么干?透过会场内外,答案也已渐渐浮出水面。


发展新质生产力,苏州责无旁贷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时指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又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有力指导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


按照“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这一定义,显然,经济基础较好、科创实力较强的城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自然要多扛重担、多挑大梁。


▲苏州加速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对照总书记提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三个方面,圆桌观察员认为,放眼全国,苏州都是最有基础、最有条件、最有责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城市之一;而从市内来看,十大板块也各具优势,可以因地制宜、锻造长板、做出特色。


比如,看资源禀赋,苏州人文经济交相辉映,又地处长三角核心位置,拥有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看产业基础,苏州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4万亿元,正加快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4个万亿级主导产业,纳米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竞争力也位居国内前列;


看科研条件,苏州集聚了面广量大的创新载体和高层次人才,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7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400家,均位居全国第四……


可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苏州完全可以一马当先、走在前列。


走在全国前列,如何精准发力


在与江苏代表团6位代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苏州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科学指引。


据《新华日报》报道,在听完来自天合光能、东南大学的两位代表发言后,总书记特意叮嘱要“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在和来自中车的技术专家代表交流中,总书记说:“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和栋梁,不管是邮轮、航母还是飞机,有了图纸还不够,最后的执行工作还是依赖有匠心的技术工人去完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把科技创新牢牢抓在手上,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养技术工人和大国工匠……这些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也与苏州的发展实际高度契合。


▲苏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正日益加快。


据《苏州日报》报道,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苏州已经迅速部署落实。


3月6日上午,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第一时间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作出了“要坚定信心决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光子、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形成更多新增长点”的工作部署。


现场聆听了总书记讲话的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吴庆文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苏州要主动作为、率先突破,坚定不移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积极打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引擎”。


服务发展大局,再担重大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中,除了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围绕经济社会建设各方面工作,对江苏提出了要求、寄予了厚望,每一项都与苏州密切相关。


圆桌观察员注意到,在与来自南通的代表交流中,总书记强调:“江苏要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国家层面支持在南通、苏州和上海的毗邻区域规划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促进长三角南北两翼协调发展,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正是苏州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


据现场报道,总书记对苏州张家港的发展历程非常熟悉,在听完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代表的发言后,特意询问了永联村产业发展的最新情况,称赞永联村“了不起”,鼓励永联村“走好共同富裕道路,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也是总书记又一次赋予苏州先行探路的重大使命。


▲苏州以匠心精神高质量推动古城保护工作。


此外,在和来自南京市博物总馆的代表交流时,总书记说:“博物馆非常重要,要完整地、成体系地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做好研究和利用工作。”这与总书记去年7月亲临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提出的“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的重要要求,一脉相承。


从“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到“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再到“走好共同富裕道路,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州的每一步发展,始终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围绕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苏州更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展现更大的担当与作为。


来源 | 苏州圆桌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0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