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打造家门口的“幸福风景线”
楼道作为居民小区的最小单元,不仅串起了左邻右舍,还连接着家与社会,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近年来,昆山结合居民需求和楼道条件,打造出一批文明示范楼道,让小小楼道实现大变身,文明新风吹进家门口。2023年10月,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和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了“首批市级文明示范楼道”名单,其中昆山10个楼道荣登榜单。
因地制宜
居民自治更有温度
楼道虽是方寸之地,但凝聚着邻里和谐的文明之风,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作为我市首栋加装电梯的居民楼,宾唏苑8号楼的改变,让这栋楼的居民“加”出了幸福生活,开门“见风景”,传递文明新风尚。
宾唏苑8号楼2单元一共有12户,是小区的党员中心户。在2020年推动加装电梯项目建设时,有着近50年党龄的退休职工朱锦南和陈元泉积极配合社区开展邻里沟通工作,最后促使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四年来,电梯的维保、楼道的环境卫生、楼道文化的宣传布置,都能看到党员们忙碌的身影。
如今,以文明、诚信、睦邻等主题的墙布取代了昔日的“脏乱差”和广告,整洁靓丽的“文明墙”让和谐新风扑面而来,楼道文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文明熏陶,进一步把文明内化为小区建设的核心力量。“对比以前,现在的楼道既有电梯能方便爬楼,也有美丽整洁的楼道文化,让人省心又舒心。”宾唏苑8号楼2单元的王阿姨对现在的居住环境赞不绝口。
作为市区的老小区,宾唏苑楼道空间有限,如何展现出“楼道之美”?新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宾唏苑小区楼道开展“我的楼道我来管”志愿者服务项目,通过志愿者自发认领楼道保洁任务,带领楼道居民定期开展楼道清扫、引导文明规范,让楼道的每一个居民成为不乱堆放、不飞线充电、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共设施的践行者和维护者。
学思践悟
求知善学更有深度
午后闲暇时光,三两邻居聚在小区休闲空间,喝喝茶、看看书,是最惬意不过的事了。这样美好的场景,在花桥经济开发区花溪公馆22号楼1单元实现了。
“这个阅读角太实用了,大家有空就来这里看看书,交换读书心得,这可比我们自己在家里看报纸好多了。”“这个楼道阅读角虽然不大,但却很温馨。”文明方寸皆书香,睦邻阅读零距离。该单元的微网格员崔苗苗告诉记者,2022年8月,在社区和居民的推动下成立了“书香里”阅读角,不少居民将自己家中的书籍捐出来,放到读书角的书架上。如今,书架上有红色读物、文学社科、法治、少儿读物等多种类型图书,将书香送到居民家门口,成为居民阅读交流的有效平台。看着楼道读书角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其他居民纷纷自觉维护起这个漂亮的共享空间,一旦出现不文明行为,大家就会在楼栋群里监督提醒。
花溪公园22号楼1单元的“幸福里”楼道,通过“亲子里”手把手带着孩子们阅读、“生态里”邻里携手种下一抹抹绿色、“书香里”徜徉于书籍海洋中,使小小楼道变成播撒阅读种子、传递文明新风的“幸福楼道”,让居民们连连点赞。接下来,花桥经济开发区将继续以文明楼道建设作为高质量推进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楼道为卷、以党建为题、以实践为笔,书写好新时代文明的“先锋”答卷,继续让“小楼道”带动“大文明”。
友邻融合
网格共建更有精度
“哪层的楼道灯不亮了”“消防器材再检查一下”“单元门通道口看看有没有杂物”……在开发区昆城景苑5幢,微网格员李阿姨每天都会在楼道兜一兜、看一看,发现问题就及时在网格微信群里反馈给社区,久而久之,整栋楼的居民都认识了这位热心的阿姨。
走进昆城景苑5幢的单元门内,大厅宽敞明亮,楼道内张贴着《文明楼道公约》《市民文明十二条》和具有特色的文明标语贴牌,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的熏陶,让文明触角延伸到家家户户。昆城景苑5幢现有87户240余人,为守护好大家每天出行的必经之地,社区以文明示范楼道创建为契机,联合小区物业、楼栋长启动楼道“美颜工程”,用楼道“微治理”撬动起社区“大文明”。
文明楼道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居民小区楼道作为最小治理单元的特性,通过优化楼道文明氛围、打造共享空间、建立共治机制,解决好小区居民家门口的“重要小事”,打造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圈,用楼道“小单元”撬动城市“大文明”,为居民美好生活增资添彩。
随着一个个文明楼道的示范引领,在居民身边,一个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到位、文化氛围浓厚的宜居环境,正变得触手可及。2024年,我市将继续开展文明楼道、文明菜场、文明街巷等微创建,精细化打造文明城市“细胞工程”,擦亮文明底色,激活文明细胞,涵养文明风尚。
融媒体记者 | 阮欣悦
供图 | 唐旭骋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03872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