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引领”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作为地区生产总值超2.4万亿元的江苏经济强市苏州,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沃土,肩负着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任。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新的一年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苏州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在由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和新兴服务业发挥引领作用。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苏州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已连续12年稳居江苏省首位,在苏州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恰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当前,苏州正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以科技“硬支撑”提升产业“硬实力”,有效打通科技创新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链条。接下来,苏州将奋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做强创新“主引擎”,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推动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新型工业化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培育新质生产力,关键是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工业一直是苏州最大的“看家本领”,对苏州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40%,苏州要想成为工业强市,就必须推进新型工业化。2024年,苏州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加快构建由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1030”产业体系。用3年左右时间,力争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4个万亿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万亿元,推动GDP迈上3万亿元台阶。到2035年,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奋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新兴服务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构成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要注重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增长曲线。苏州正在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8%,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6%,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经验在全国推广。接下来,还将加快构建服务业招商体系,打造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平台经济,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由此进一步增强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发展壮大服务业新兴领域,增强新兴服务业发展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洛平)
来源 | 引力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0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