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生清单”变成惠泽群众的“幸福账单”
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备受关注。就业、消费、医疗、养老、生育等,报告对落实每一项民生内容都明确了具体任务,同时提出了推进的“进度条”,为各地推进落实民生实事明确了目标。
“民生清单”,寄托着人民群众的厚望,体现了政府服务人民的重要工作导向。像聚焦就业服务,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新增城镇就业1200万人以上。这样的目标既令人鼓舞,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切实完成这个任务,不仅需要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更多就业岗位,而且要形成多方合力,打破各自为政的思维,为充分就业创造更好条件。
实打实完成“民生清单”要有紧迫感,特别要拿出“马上就办”的工作劲头。“民生清单”中的民生事项在政府各个部门之间不能“踢皮球”,如果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那就让人看不到真正落实的那一天。因此,加强对民生实事落实的监督尤为必要,只有对实事落实效果有一个反馈监督,才能更好推进民生实事落实到位,从而更好增加群众的获得感。
实际上,扎实推进落实民生实事,也是为了更好促进高质量发展。像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等,有效解决这些民生问题,更需要从提升发展水平的要求加以推进,做好这方面的实事,不能沿袭原来的思路,而是要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寻求新的突破,由此促进民生保障水平获得新提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民生清单”,干货满满,令人期待,更需要各地各部门“撸起袖子加油干”,切实把“民生清单”变成惠泽人民群众的“幸福账单”。
来源 | 引力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