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全面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3月5日,昆山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全面启动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着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和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市领导丁成明、单杰出席活动。
文物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市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300处,包括文物保护单位105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195处;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分别是赵陵山遗址、绰墩遗址、玉燕堂、敬业堂、秦峰塔、顾炎武墓及故居。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文物资源保护、管理、活化、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全面展示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大力挖掘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内涵,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目前,全市已有136处文物建筑用作商业、办公、教育、旅游、展陈、宗教、居住等场所对外开放。我市深化文旅融合,重点推出“沿着古迹游昆山”等以文物为主题的古镇游线路,推进昆山文物资源向文化旅游服务产品转化,实现乡村旅游与文物保护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23年11月开始,到2026年6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接下来,我市将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深化文物保护利用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掌握我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基本情况,科学制定文物保护工作政策,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营造昆山文物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融媒体记者 | 李艳 阮欣悦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03503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