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百戏博物馆:新春活动博人眼,浓墨重彩过大年!

02月22日 16:35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据国家文物局初步统计,2024年春节期间(即2月10日至17日),全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358.01万人次,同比增长98.6%。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里过大年”已成为一种新民俗。

  

新春佳节期间,国内首个集齐348个剧种的戏曲主题博物馆——戏曲百戏博物馆“不打烊”,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浓的新春氛围,为八方来客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节文化盛宴。


特展有约

文化年味润民心


为迎接甲辰龙年,戏曲百戏博物馆临展厅的“意主形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戏剧文物展”于1月进行换展,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奉上文化大餐,带领观众走近清代宫廷戏曲雅韵,从而让观众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位于二楼公共教育厅的“惊春谁似我——祝贺青春版《牡丹亭》巡演二十年主题展”以全新方式再现青春版《牡丹亭》的情与美,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碰撞。


演出连台

绕梁音里话新春


梨园戏曲迎新春,曲音馨香年味浓。2月10日至2月17日,戏曲百戏博物馆好戏连台。京剧《贵妃醉酒》、昆曲《牡丹亭》、淮剧《赵五娘》(青春版)、评弹《白蛇传》、扬剧《狸猫换太子》……不同剧种让戏迷朋友们在春节过足戏瘾。锣鼓铿锵、曲调悠扬,来自各地剧团的专业戏曲演员们献上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戏曲盛宴,不仅展示了中华戏曲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浸润民心。


精彩活动

多元供给强体验


春节假期,戏曲百戏博物馆为观众准备了多款体验活动,花天锦地,笙歌鼎沸,热闹非凡。

  

为传承节日习俗、弘扬中华文化,围绕新年主题,戏曲百戏博物馆推出了“喜迎龙年·百戏打卡”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观众与馆内任意新春美陈合照,并发布微博或抖音打卡记录,即可领取限定小礼品,满载而归。对于喜爱“集章式旅游”的观众,戏曲百戏博物馆新春期间推出的龙年春节限定印章、元宵限定印章也让他们直呼“不虚此行”。

  

除拍照和盖章打卡外,新春戏曲版画体验与投壶活动同样老少咸宜,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参与者。以版为纸,以刀代笔,将戏曲元素融入版画,观众在感受古老非遗技艺的智慧与魅力的同时,也将新年喜气带回家。好运投壶游戏中,观众可以体验“六艺”之一的射礼文化,让新春戏曲百戏博物馆之旅更有体验感、参与感。此外,戏曲百戏博物馆还将在元宵佳节结合昆山本地习俗,举行“我们的节日·元宵节”系列活动。


相聚非遗

亲子合作共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特别为孩子们准备了每日两场的“穿越古今,探索戏曲的前世今生”研学活动,6到14周岁的孩子都可以在预订后限时免费参与。活动以通史厅和专题厅为游览线路,并借助行当磁贴游戏、元曲四大家抽卡游戏、明清昆曲排一排益智游戏、昆曲人物拼图等寓教于乐的环节,打造沉浸式研学互动体验课堂。

  

“本次研学活动反响热烈,不少来自苏州、上海等周边地区的家长带着孩子慕名前来参加。”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相信,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实地体验中国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在了解戏曲、探索戏曲、融入戏曲的同时,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戏韵绕梁,曲音怡人,探寻“戏”趣,品味戏韵,戏曲百戏博物馆的春节,年味浓浓,有声有色。


作者 | 傅裕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0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