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孔雀》唯美来袭
《孔雀》是杨丽萍于2012年推出的一部舞蹈作品,该剧改编自杨丽萍自编自导的成名作《雀之灵》。1988年杨丽萍第一次亮相央视春晚,以一支形神兼备、空灵缥缈的《雀之灵》惊艳了全国观众。她演活了“孔雀”,甚至达到了让人觉得“她就是孔雀,孔雀就是她”的境地。
2012年,舞剧《孔雀》一经推出,好评如潮,观者如云。2022版《孔雀》以全新的舞台重装重启,全国首轮巡演12地50场,场场售罄,在全国刮起“孔雀风”。2024年1月26日至28日,“孔雀”再度展翅,降临昆山,为昆山观众带来不可错过的视觉、心灵的盛宴。
特别出演
杨丽萍亲自参演“冬”之篇章
作为特别出演,杨丽萍将亲自参演“冬”之篇章,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中,呈现万物凋零、一片刹寂之时,孔雀迎雪而舞、涅槃重生的生命叩问之美。
这也是杨丽萍自己最喜欢的一幕:“最终所有的东西都会消失,在冬天,所有色彩尽黯,画面破碎,但等到光束出现,春来了,时间便又开始转,花又开始绽放了。生命开始循环,这是非常有意思的。”
“春天生长,夏天热烈,秋天衰落,冬天死亡,这是全人类都面临的生命哲学问题。”杨丽萍形容,“其实我每次走上舞台,都感觉好像走过了一生。”
除此之外,2022版舞剧《孔雀》的超强阵容还包括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得主、著名视觉艺术家叶锦添等。
“孔雀天团”
舞蹈新秀担纲主演
近年来,杨丽萍一直致力于培养新的“孔雀”。在2022版舞剧《孔雀》中,她的角色就明确为“传承者”,并且大胆启用舞蹈新秀担纲主演。
“《孔雀》是永恒的,但我不是。”杨丽萍说,“孔雀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总会有人前赴后继地去表现它。把我的传给下一代,然后下一代比我更好,留下更多好作品,我会因此无比欣慰。”
新一代“男孔雀”饰演者王思龙来自于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才毕业一年的他表示,“孔雀之死”这一段很难,不但要爆发力,服装也让每寸肌肉都得以展现,对演员的身材要求极高。杨丽萍告诉他,肌肉线条能够最直观表现孔雀濒死的状态,这一幕展现的是一个英雄为保护女孔雀而牺牲了所有的羽毛,每一丝肌肉的颤抖传递的都是勇气。
舞剧中“乌鸦”的扮演者马垣涵,来自于云南省歌舞剧院。刚开始他对角色的尝试就是想努力找到扮演“坏蛋”的感觉。但杨丽萍告诉他,乌鸦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反派角色,而是每个人内心的黑暗面,就像心中或多或少的一点贪欲、执念。
演员范景玥在剧中扮演“时间”,她也参与了杨丽萍作品《春之祭》。这次演出她挑战“时间”这个角色,需要不停地旋转,通过不同感觉的旋转给观众带来时间变速流逝的视觉效果,并传递“时间会赋予我们生命,而我们应该赋予生命意义”。
舞剧《孔雀》中“神明”的扮演者杨必熙说:“和杨老师一起演出这部舞剧,我们会发现舞剧并不是简简单单舞蹈动作的展现,它是由精神内核驱动的,融合了生死,必须要由信念感展现。”
关于《孔雀》
四季流转的生命之美
舞剧《孔雀》的故事围绕生命和爱这两个永恒的主题展开,全剧分春、夏、秋、冬四个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人性、生命和爱的故事。四季流转,生命诞生、成长、衰落,最后归于终结。冬雪化去,春风再至,生命的轨迹形成了一个圆形闭环。
舞剧《孔雀》中,生命与天地自然相互融通,呈现了一次对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生命和人性的追问,投射出生活和艺术交融的人文情怀。
生老病死,是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而杨丽萍选择极具东方色彩的孔雀形象来演绎,她希望这部作品不仅是舞蹈艺术,更是对生命和自由的诠释、对梦想和追求的启示。
(文 宣)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98622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