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中国移动以科技创新之笔 谱实践建功之歌

01月24日 10:59

中国移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做到在思想上深化、行动上内化、实践中转化。各所属单位党组织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立足高标、凝心聚力,领题破题、合力攻坚,切实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特别是牢牢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发展定位,始终把握“四个面向”的创新导向,建强用好“四大专项”创新载体,系统发力“六大领域”创新布局,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切实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坚决打好打赢科技创新攻坚战持久战,以科技创新之笔,谱实践建功之歌。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中国移动坚持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发挥作用,积极发挥创新内环核心作用,逐步明确6G技术突破关键方向。目前,中国移动围绕通感一体、智慧内生等6G关键技术,研发6G毫米波通感原型样机,实现了500米小型无人机米级探测;研发可适配多家RIS的无线RIS控制系统,实现了多厂商设备之间灵活互联互通;完成高速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收发测试,在高速可见光通信系统平台上实现了10Gbps数据的传输;提出6G与AI融合的统一架构设计初步方案,以能力驱动的统一方式为网络内外提供智能服务。落实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中国移动锚定算力网络、能力中台战略,主导开发的全球首个“神机”网络弹性服务,通过“移动云+云专网”的算网深度融合,实现了一点接入、按需连接、弹性扩容、跨域分发、动态回收、弹性计费等六大特点,该项目已成功应用于超算系统——太湖之光超算中心的数据传输场景。开展国产密码技术专项攻关,中国移动基于超级SIM卡安全芯片,与清华大学成立“超级SIM密码应用联合研究中心”,打造了国有运营商、国有网络、国产设备、国产芯片、国密算法“五个国有”超级SIM安全防护体系。其中,云南省超级SIM的密码服务平台实现了全省密码资源统一管理,为1000余家等保三级的业务系统提供密码云服务,保障超1300万人民群众的个人数据安全。


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


中国移动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围绕基础设施升级、自智网络服务、5G专网建设、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加强科技攻关,打造校企联创的新型科技研发载体,进一步拓展新服务、塑造新产业。基于AI实验室科研攻关能力,成立国家级移动博士后科研站,通过与南开大学的联创模式,相继形成基于量子理论的情感识别方法、无标度动态异质网络结构性表征与演化方法等多项研究成果,广泛适用于多行业服务场景。坚决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中国移动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完成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研发,并正式在数字人民币APP上线。通过核心技术攻关,迭代优化数字人民币产品,推动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产品规范化发展,让用户支付体验更加流畅高效,并提升了数字人民币各试点地区业务发展效率。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中国移动积极发挥紫金研究院创新高地作用,在政产学研多方面加强人工智能产业研发与应用,承接工信部人工智能产业揭榜挂帅专项“高精度工业视觉检测”,与多家国内一流制造业企业开展业务合作,解决制造业智改数转实际痛点问题,助力高质量发展。与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签约教育部“人工智能国家急需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专项”协议。与国内头部厂商成立联合实验室,已孵化产品超10个。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中国移动积极承担物联网操作系统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打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合实验室,推动自主研发的OneOS物联网操作系统历经研发迭代。已发布的OneOS 3.0实现内核自主度100%,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系统兼容性、组件能力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IEC 61508、EAL4+等权威认证。用好元宇宙平台技术赋能文化产业数字化,中国移动和大唐西市公司合作,利用空间计算、云渲染能力等核心组件,构建了大唐西市文化艺术品元宇宙平台。平台将博物馆、艺术馆“搬进”元宇宙,通过数字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和5G数字文化园区,打通了数字文化艺术品从内容创作、发行、传播、流转到虚实融合呈现的端到端业务流程,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和“数字中国”“文化强国”建设。发挥安徽量子技术科研优势,中国移动和芜湖供电公司共同在“5G+智慧配网”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国内首座“量子+5G”智慧开关站已在芜湖古城正式投入使用。该应用采用量子云数据中心安全加密方式,在配电自动化主站与开关站之间构筑一条大容量、高速率、低时延的量子加密“安全隧道”,构建高安全等级、可抗量子计算的保密通信体系。相比于采用传统光纤通信技术的配电自动化设备,建设费用降低33%,运维费用降低90%。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部署要求,中国移动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技术调研、选型论证、技术栈适配等一系列任务,逐一攻克技术门槛高、标准难统一等难题,成功研发出适用国产芯片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的一款高效适配工具“国配通”,可快速准确地将行业应用适配至目标系统,并高效升级为国产操作系统,具备适配范围广、配置灵活、操作简单和自动化升级等特点。积极稳妥推进4One产品国产双适配,促进高精度定位平台等战略重点项目端到端技术栈国产化自主可控,助力打造千亿级车联网产品、十亿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精品。


坚持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移动坚决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发展战略,积极在“5G+”方面开展创新实践。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最内侧车道被预留为“智能网联车专用车道”,未来将支持全路段自动驾驶,同时该路段也将成为国内首条5G专网全覆盖路段,将人、车、路、网、云融为一体,为公众出行提供便捷。积极构建海上“绿水青山”,中国移动创新运用“智能装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开发物联设备“海洋云仓”,为全球船舶污染物治理提供“移动样板”。“海洋云仓”采用“智能装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有效链接船舶污染物产生、接收、储存、转移、处置的全流程,通过与船舶污染物防治数字化平台无缝对接,实时上传海洋污染物数据,实现了船舶污染物收集和处置一站式、全流程智慧数字化治理。目前,“海洋云仓”已接入8400余艘渔船,助力海洋污染物回收5000余吨,减少碳排放3000余吨。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中国移动创新以软硬件关断联动实现5G小区动态关断开启,从时域和空域双维度完成能耗管理,解决5G高能耗痛点,打造业内首个“5G无线网络AI能耗管理平台”。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实现AI业务预测,做到一站一策精准节能,5G基站平均能耗下降35%,每年仅广东公司就可节电4000余万千瓦时,节省电费约3000万元,减少超4万吨碳排放。创新技术获2021年中国通信学会“国际领先”评价、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创新永无止境,征程未有穷期。中国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精神,创造性推进“一二二五”战略实施思路落地落实落细,持续推进“三七八”工作落实,高水平构筑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不断开创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 | 人民邮电报

责任编辑 | 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9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