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塑新,昆山“民生答卷”温暖厚实!

01月06日 21:50


编者按


中共昆山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在特殊年份扛起特别担当,重点把握好“123456”总体工作思路,抓好追高逐新、协同育新、全域焕新、守正创新、品质塑新、理念革新“六大重点任务” 。“第一昆山”APP推出系列报道,回顾成绩,展望未来,为昆山再攀新高鼓劲加油。


全会报告链接


突出品质塑新,坚持以百姓心为心,丰富公共服务供给、拓宽富民增收渠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让昆山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交出幸福指数提升的高分答卷。


迎两会 看民生温暖底色


从异地办理来回奔波,到线上一点即刻办结;从多窗口辗转,到“零跑腿、零材料、一窗办、一件事”;从经办服务大厅人头攒动,到送服务上门、送政策进企、线上帮代办……我市以改革为民“一颗心”,牵起了服务创新“一条线”,织就了社保兜底“一张网”。去年以来,我市“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推进,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推进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实习生等参加工伤保险等,全力实现应保尽保;基本养老金水平持续上调,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工作稳步推进;就业促进工作连续6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温暖底色。



群众有“医”靠,生活更幸福。2023年,我市加快构建与昆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卫生健康体系,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为群众病有所医提供有力支撑。实施内涵要素“跃升工程”,新增二甲医院1所,新创成苏州市重点专科17个,深化与长三角顶尖医院、高校合作,运行上海高级专家(昆山)会诊服务中心,实现名医到昆;实施重点改革“跃升工程”,9家二甲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提格,2家医院入选省首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5家基层医疗机构挂牌三甲医院分院;实施健康惠民“跃升工程”,全面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做好“最后一公里”健康服务。


发展有质量,民生有温度。2023年,我市在提升民生保障、增进民生福祉等关键任务中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高质量“民生答卷”。“一老一小”服务优质多元,全市已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1家,实现区镇全覆盖;新增日间照料中心12家、改造提升助餐点8个,完成1255户适老化家庭改造;扎实推进“老有所学”工作,全市26个老年教育点位共提供学位1.1万个;深化“点亮希望”系列品牌项目,加大困境儿童保障力度。一项项民生举措,让“夕阳”更美,“朝阳”更红。



以新发展满足残疾人生活新期待。去年,我市坚持高标准建成运行12家社区康复示范点、29家“残疾人之家”,服务阵地更加坚实;累计为973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及时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实现残疾人团体综合保险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应享尽享”,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有效落实“2+4+6”方案,帮助358名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社情民心。去年,我市教育保障持续提升,瑾晖实验小学等16个学校项目投用,新增学位1.7万个,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总量进一步扩大,天福学校等5个政府重点实事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预计新增学位1.3万个。加快引入长三角优质资源,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昆山良渚实验学校、苏州大学附属昆山市兵希中学启动办学。学前教育新增省、市优质幼儿园10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育人成效显著提升,2023年高考本一达线率、“双一流”高校录取人数再创新高。


品质塑新 迎接未来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王阳:教育部门将聚焦教育现代化发展“一条线”,持续提升教育设施、理念、方法和人才的现代化水平,奋力走好规模巨大、公平普惠、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围绕做好教育核心“人”的培养,建设一批高素质、高境界、能担当教师队伍;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根本要求,开展五育融合“五个一”的探索实践,让学生过一种幸福而又完整的教育生活。立足教育关键“链”的贯通,通过学段贯通、师资培养贯通、教学研究贯通,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特色框架,同时,强化校企合作,打造全域育人框架,让教育自然生成、让人自然生长,打造良好教育样态。



市民政局局长、党组书记王晗:市民政部门将坚定扛起民生保障领域“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担当,紧盯“老弱病残小、孤独婚丧讨”十类民政服务对象,着力实施救助扩面增效行动、银龄幸福提质行动、护童成长关爱行动、婚姻登记串链行动、殡仪服务升级行动、数字民政赋能行动等民生保障“六大行动”,稳步提高保障标准,扩大保障覆盖面,通过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构建养老服务新格局、优化社会事务服务等举措,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将民生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牢。

昆山人力资源市场党委书记,市人社局局长、党组书记何智勇:市人社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项目攻坚年,在聚人、育才、兴业、惠民、强基等方面充分发挥人力资源要素保障,以更大力度推进就业促进“暖民心工程”。聚焦重点群体的就业,实施昆山市高校毕业生“归雁计划”,携手社会各界力量,吸引鼓励优秀昆山籍高校毕业生回昆就业发展。培育壮大市场化服务力量,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健全技能人才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开展重点群体重点行业专项培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高质量就业助推昆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  

市卫健委主任、党组书记周健:对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新期盼,市卫健委将持续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聚焦资源、发展和服务三个关键词,更加注重体系整合、能力聚合、服务融合,持续构建与昆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卫生健康体系,推动“民生七有”向“民生七优”提升,为交出中国式现代化昆山新实践高分答卷扛起卫健担当、贡献卫健力量。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卞海山:市残联将从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现代化、促进残疾人关爱服务现代化、推动残疾人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残疾人作用发挥现代化和促进社会助残观念现代化等几个方面着手,大力实施“政策惠残、岗位援残、科技助残、法律护残、文化润残、爱心扶残”六大行动计划,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作为残疾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解决好残疾人“急难愁盼”,着力推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努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传递给残疾人,使残疾人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幸福感成色更足。



融媒体记者 | 张欢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9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