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教育团工委:团建领航“润心育苗” 思政赋能“培根铸魂”

01月02日 20:18

2023年,武进区教育团工委积极探索教育系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新思路新模式,主动融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以“团建领航 立德树人”为主线,深入推进“桃李青坛”团建品牌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青少年思想引领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青少年思想引领走向深入、取得实效。

党团队一体化,织密思想引领“关爱网”。推动落实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将党建带团建、队建纳入党建述职、德育考核、办学水平考核和教育督导工作,让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深度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构建 “1+5+X”党团队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打造“创世纪星城”党团队一体化成长驿站,发起“星火”党团队一体化联盟,成立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扩容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建设联盟,推出活动项目、需求意向和共享资源“三张清单”,累计提供资源清单1500余个,创新建立党团队活动互融互促机制,以“主题党日+主题团日+主题队课”为载体,累计组织开展系列符合青少年成长特点的党团队活动200余场,实现政治引领共抓、基层组织共建、资源信息共享,着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建立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党团队一体化阶梯式培养新模式。

线上线下融合,搭建思政教育“大平台”。打造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动物博物馆-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极客梦工厂”产教研学基地-湖塘桥实验小学“101”工程基地,星河实验小学创客中心-戴溪小学王诤将军纪念馆-东安实验学校少年军校等红色精品研学路线,设立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红色家风馆”等四史学习实境课堂,依托“吾有优学彩虹桥”“吾有优学心家园”在线公益平台,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特性,提供思政课程、VR课堂、红色研学、团队教育场地等红色教育资源共计230余个,推出“菜园里的思政课”“校车上的红色课堂”“桂花树下学党史”“书法诗词中的革命精神”等特色思政课程,定期组织党团员教师开展“红色讲学”、青少年进行“红色研学”,年均提供课程5000余节次,有效推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

丰富活动形式,扩宽理论宣讲“朋友圈”。成立教育系统“桃李青坛”青年思政讲师团和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团,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员、思政教师培训交流,组织优秀团员青年教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汇聚红色力量——基于“树人红盟”构建红色德育体系的行动研究》《关于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等专项调研,切实提升青年教师思政育人和理论宣讲能力。聚焦基层理论宣讲员、青年讲师团和红领巾讲解员三个维度,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宣讲近100场。持续推动宣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用好“青年学习社”“青年读书角”“红领巾学院”“党团队协同育人工作室”等实体化阵地和“空中课堂”“CCTalk”等在线平台,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换成“童言童语”“青言青语”,画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同心圆”,全年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理论宣讲、思政课程等1000余场,充分发挥铸魂育人的功能。

在全体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下,“桃李青坛”青年思政讲师团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常州市“雷锋精神代代传 龙城青年展担当”主题活动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吾有优学彩虹桥”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区首届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路演大赛暨品牌展示活动一等奖,在常州市“学习雷锋 常有榜样”志愿服务展示会上做主题展示,被评为省“双减”工作成效显著典型案例,《彩虹桥:区域课后服务资源的供给桥》在江苏教育上发表。扬子晚报、交汇点新闻、江苏工人报、山东共青团、常州教育发布、武进融媒体等媒体多次对教育团工委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进行专题报道。教育团工委也被评为常州市教育系统红旗团委、武进区先进团委、区共青团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区共青团青年大学习年度先进奖。

接下来,武进区教育团工委将在武进团区委的领导下,聚焦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团建品牌项目创建,架构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织的思政育人网络,镌刻区域青少年“红色基因”,架起党联系青少年的彩虹桥,为深入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和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贡献教育力量。


来源 | 交汇点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9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