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小问题源头化解,微治理大有作为
编者按
由中国记协支持指导、中国县市报研究会协办的“花开中国——百家融媒体‘枫桥经验’60周年调研行”大型新闻调研行动近期启动。百家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合采访调研,开展遍及全国的全媒体系列报道。本次采访走进昆山,记录了昆山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走出的基层治理的“昆山之路”。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从“治已病”到“治未病”
昆山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
不断完善多元共治机制
源头化解处置矛盾纠纷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治理
社会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人民群众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探索走出了一条
基层治理的“昆山之路”
“一扇门”调解“万千结”
居民楼前窨井盖数量多,遇到雨雪天气湿滑难行,特别是老人很容易摔倒。绣衣社区第四网格长诸亮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上报社区,与相关建设单位沟通协调后,平掉了几个窨井盖,消除了安全隐患。
像诸亮一样每天行走在村(社区)的网格员在昆山有1.28万名,他们在一个个“小网格”中发现问题、排查隐患、服务居民,充分发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重要作用。
昆山连续19年位居全国百强县榜首,制造业发达、流动人口多。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昆山常住人口209.2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10年共增加44.7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4%。社会利益多元,群众诉求多样,社会矛盾复杂,为做好基层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2022年,昆山启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工作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市级、区镇、村(社区)三级矛调中心全面覆盖,实现“只进一扇门,调解万千结”。
按照分层分级方式,三级矛调中心把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化解于始发。市级整合综治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加强矛盾调解工作的统筹推进、矛盾形势的分析研判、疑难复杂矛盾的协调处置。区镇中心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力量,全力将绝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本地。村(社区)中心,依靠网格员、微网格员,将矛盾调解中心宣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重点事项,融入日常入户走访,及时发现处置群众身边的各类矛盾纠纷。
今年以来,各级矛调中心共受理调处矛盾纠纷达2.9万件,超90%的矛盾纠纷在区镇及以下得到化解,基层矛盾调解中心已经成为打造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终结站”。
“小平台”发挥“大作用”
农房翻建养女同意,但老人因影响收租收益等原因拒绝,双方产生矛盾。调解主持人根据双方陈述,总结矛盾焦点,随后由村法律明白人、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公众评判员依次发表观点……在淀山湖镇“公众评判庭”,一场持续一年之久的矛盾纠纷在一个半小时内得以化解,老人同意老宅翻建,新房给予养女陈女士,陈女士则同意履行赡养义务。
2015年,淀山湖镇率先试点探索“公众评判”矛盾纠纷模式,发挥老干部能说、会说、敢说的作用,邀请群众参与,用大家听得懂的话,化解大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在总结经验基础上,2017年,昆山在全市推广“公众评判庭”做法。如今,上“公众评判庭”评评理,在昆山已经成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的有效方式之一。
淀山湖“公众评判庭”
与淀山湖镇不同,周庄镇以喝茶场所为平台,成立“吃讲茶”协会,并在各村成立分会,沟通解决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问题。而周市镇则搭建“百姓议事厅”进行基层民主协商。
在昆山,这样的“小平台”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大作用”。
针对物业纠纷多发的问题,市法院、住建局联合成立全省首家实体化运行的物业巡回法庭;针对昆山台商台胞多的特点,专门成立昆山市涉台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各区镇、行业主管、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门不断探索创新更加直接、有效、快捷的方式,延伸服务触角,提供精准服务,源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物业巡回法庭
物业巡回法庭自2021年10月成立以来,督促物业公司整改业主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650余处,诉前化解物业纠纷1898起,进入诉讼程序的物业纠纷同比减少39.42%。线上调解绿色e站自2021年上线以来,已入驻20家金融机构,在线化解金融纠纷2092起,完成司法确认665件,解纷平均用时仅5天。涉台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吸纳9名台商台胞为人民调解员,成功化解涉台民商事纠纷百余件。
“智安”“智治”无微不“治”
“既然大家达成了一致,我们就在线上签订调解协议。”在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民警的主持下,一次由公安、妇联、社区等多部门参与的“云调解”工作顺利进行,成功化解了一起家庭纠纷。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对矛盾纠纷专业调解的需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单纯线下面对面调解模式无法很好地支撑现实需要。昆山公安部门创新探索“云调解”模式,联动司法、检察、信访、人社、妇联、市场监督、综合执法、驻所律师、物业管理、街道社区等多方力量,实现“一站式受理、多元化处理、源头性治理、闭环式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调解效率,同步节约了有限的专业调解资源。
公安部门“云调解”
不仅如此,兵希派出所、新镇派出所等单位还推出了个性化“线上”服务,居民通过官方途径扫码可加社区民警、网格员好友或加入聊天群,进行“线上”咨询、求助,警方“点对点”帮助市民解决问题。
依托昆山城市综合服务“鹿路通”APP,市民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指尖”查询、预约业务,反映邻里矛盾、安全隐患等问题,相关部门在“掌上”就可了解市民需求,从而精准服务。
融媒体记者 | 段晓芳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95120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