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昆山传统村落】古镇周庄:绽放“中国第一水乡”魅力

01月05日 16:50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作为“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满足了很多人对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想象。除了古镇,周庄不少传统村落也各具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同样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成为许多艺术家的灵感源泉。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古朴幽静的古建筑、桥梁、河道,品尝到地道的水乡美食,体验到浓郁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本期,我们将介绍周庄镇东浜村、祁浜村三株浜、祁浜村寒贞3个传统村落。




周庄镇东浜村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做好乡村游文章



东浜村毗邻周庄古镇,四面环水,因河成村、依水成街、以街为市,形成了“自然湖荡、村园相簇、一河两岸、临水而居”的独特村落格局。村域面积30公顷,辖东垞、外浜、里浜、银子浜4个自然村。村内现存大量明清风格古建筑以及沈万三水冢、沈万三故居等闻名中外的历史古迹。2023年3月,东浜行政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东浜村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已有人烟,北宋时期人烟渐密。元明时期,沈万三父子迁至此地,务农经商,东垞为沈万三父子迁居之地,银子浜为沈万三埋骨之所,沈万三时期,东浜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区域商业空前繁荣。民国时期,侵华日军对东浜村及周边区域进行屠杀,村庄一度衰落。后经百年复兴,逐渐形成今天的规模。



依托周庄古镇旅游的独特资源,东浜村在保留、保护、更新传统村落风貌和文化的前提下,围绕“旅游+、文化+、产业+、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辟了独具风格的民宿、餐馆、手摇小船等特色休闲产业,带动了村民致富。2023年11月,东浜村银子浜自然村被命名为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特色精品乡村)。



周庄镇祁浜村三株浜

传统文化展露新容颜



三株浜自然村隶属于周庄镇祁浜村,村落至今依然维持着半个世纪前的水网田园格局,三面环湖,倚河而存。穿村而过的小河,一头连着天花荡,一头蜿蜒到周庄古镇。白墙黑瓦的传统民居临水而建,极具江南水乡民居特色。2020年3月,三株浜自然村入选第四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



当地有“吃讲茶”的传统,近年来,周庄镇将历史悠久的“吃讲茶”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每周三下午,三株浜的村民们就会来到由废旧仓库改造而成的乡村振兴讲习所参加“吃讲茶”活动。挑花篮是周庄地区另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由数位农家女子身穿传统服饰,肩挑花篮,一位女子敲打木鱼领唱,其余按木鱼节奏舞动,花篮随着舞步晃荡,演绎各种队列形状。三株浜组建了挑花篮民俗表演队,通常在节日或庙会时表演,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周庄在做精古镇旅游的同时,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来推进全域旅游的拓展,把三株浜作为起点,全力打造“香村·祁庄”乡村文旅品牌,按照“尊重、利他、还原、融合”八字原则,以尊重村庄自然风貌肌理、引导和带动村民参与、还原村庄淳朴田园风光为主线,为村民打造更田园、更诗意的栖居地。2019年11月,三株浜自然村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周庄镇祁浜村寒贞

稻花香里飘酒香



寒贞自然村同属于周庄镇祁浜村,北临天花荡、南临太史淀,村民临水而居,村边田野平整,充满浓郁的江南水乡韵味。2023年2月,寒贞自然村入选第六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



寒贞村在清朝以前皆称“韩镇”,据志书记载,宋代名将韩世忠受命抗金,带营驻防于周庄镇中部,后拔营北上,便将其家眷和幕僚的妻室一并安排在此居住,此地因而得名“韩镇”,直至清朝方改名“寒贞”。村内设有的万三酒庄,溯源从明朝万三酒铺到清朝源丰顺酒作坊,由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周庄酒厂老厂房改造而成。升级改造后的万三酒庄拓展了原有的空间,在传承原酿酒工业的基础上,融入文化、工艺与美食等独特体验,打造了一个集休闲旅游、文创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村内有一棵树龄超过400年的古银杏,见证着寒贞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迁,是该村的自然“地标”和“守护者”。



近年来,寒贞村以“春蛙秋蝉,田丰稻香,酒乡聚落,返璞归真”为目标,依托历史文化特色定位乡村发展前景,推进农业与酒文化、乡村旅游等产业深入融合,用本地文化供养出特色田园的美丽篇章。2021年12月,寒贞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融媒体记者 | 许晓明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94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