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零件”串起“大宇宙”!央视《朝闻天下》聚焦昆山这个产业

12月27日 12:41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到底有哪些?它们形成的未来产业究竟是什么?央视推出系列报道——《新质生产力观察·向未来出发》,多路记者用镜头记录当下最新技术的新发展、新动向。


今早(12月27日)

央视《朝闻天下》

在系列报道

“新质生产力观察·向未来出发”中

以《“小零件”串起“大宇宙”》为题

关注我市虚拟现实产业发展



作为未来产业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按下了

“加速键”

很多人都关注到这其中的

潜力和机会

采访中记者发现

眼下不少地方都把它作为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重要的新赛道

纷纷开始布局


这是一场在虚拟空间召开的会议,参会的都是动作逼真、表情自然的“数字人”,这些“数字人”真实身份其实都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企业代表,大家讨论的焦点是虚拟现实产业如何在当地更好发展。



而此时,另一场招商会也正在举行。主管部门认真聆听企业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想放过任何合作机会。趁着和下场会议的间隙,记者见到了负责招商工作的秦珊珊,在她的一周工作计划表中,记者发现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秦珊珊

跟以往的每个星期都一样,我们有大量的这种项目的信息、项目的洽谈,每个星期至少要4场,我们还要到北京学习互联网3.0产业园的建设情况。


当地各个部门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努力探索发展方向

记者走进工信部门所在的办公楼

发现在布局上

对面就是新入驻的研究机构



昆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蒋晓尉

我们部门跟智库机构也实现了“门对门”,对面就是赛迪工业和信息化昆山赋能中心,来帮昆山产业未来的发展把脉,对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些规划提出了很多专家建议。


蒋晓尉告诉记者,当地拥有6000亿元的电子信息和3000亿元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发展虚拟现实所需的显示技术、新型材料、交互终端带动下,今年有50多家传统电子信息企业转型升级加入这个新赛道,新老企业纷纷入局,串起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这是从空中视角拍摄到的昆山,看到的企业中,60%都是电子信息企业。当我们拆解一些可穿戴关键设备VR眼镜时,发现芯片、显示模组、通信模组和声学器件等核心零部件,都能在当地找到。距离最近的上下游企业,只有几公里。以前,组装一副VR眼镜,需要从全国调货,如今在这里一天就能完成。眼下,昆山集聚重点企业近百家,初步形成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链,企业能够“门对门”研发、“上下楼”送货,缩短了产业化的时间



昆山梦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 周文斌

在技术沟通中都会非常便利,正常一个产品的开发周期可能需要12个月,但是目前周期缩短到了6个月,对于我们快速地推向客户市场也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力的保证。



来源 | 昆山发布

融媒体记者 | 王超

融媒体摄像 | 杜江 经方浩 马康洋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校对 | 葛自强

综合 |  央视新闻客户端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9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