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说】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第八届紫金山文学奖获得者王计兵:追赶时间的“外卖诗人”

12月15日 17:32

今年是王计兵跑外卖的第六个年头。作为一名网红“外卖诗人”,55岁的他持续“奔跑”了15万公里、创作了4000多首诗歌,他以写诗的方式传递人间温暖和榜样力量,其作品被读者誉为“真正劳动者的诗歌”。2022年7月,王计兵的一首不足百字的小诗《赶时间的人》被分享到微博,引来2000多万网友关注,10多万网友转发点赞。2023年,他先后出版《赶时间的人》和《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两本诗集,销量超10万册。他感到无比光荣的是自己已成为中国作协会员,荣获江苏省第八届紫金山文学奖。



王计兵出生在徐州一个农村家庭,19岁就远赴沈阳打工。由于一起打工的老乡多是中年人,年轻的王计兵无法参与他们的话题,工地附近的一家旧书摊便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买书要花钱,看书是免费的。但有时书读到一半,就会有人把书买走,这让沉浸其中的王计兵非常遗憾。时间长了,他就产生了续写故事的想法。后来,他又从沈阳回到老家,再远走新疆,又去山东开斗车,最后到昆山落脚。


2009年,王计兵开始在QQ空间里写日志。因为不熟悉电脑操作,打字对他来说十分困难,所以每篇日志他只记录下了最精彩的部分。久而久之,简短精炼的成文方式让他的文风逐渐走向诗歌。王计兵的第一首诗是在读者的辅助下完成的。那一次,有人在浏览他的日志后表示这种风格应该属于诗歌,并帮王计兵的文章断了句。自此之后,王计兵开始对诗歌着迷。他在不同的诗歌网站上进行学习提升,平时常看的有世界诗歌网、中国诗歌网等各类诗歌相关公众号。2019年,王计兵开始送外卖。他经常利用送外卖等餐的时间学习,一边努力劳动、体悟生活,一边在文学的海洋中尽情徜徉、抒发情感。



刚开始跑外卖时,因为年龄偏大对平台不熟悉,王计兵的订单很少,但他却从不抱怨,也不气馁。一天晚上,王计兵接到一个订单,当他徒步爬到6楼后才发现顾客留错了地址,费尽周折将订单送达后,得到的却是顾客的责备,这让王计兵很是委屈。下楼时,他的脑海中突然闪现“赶时间的人”这个概念,而自己就是这个追赶时间的人,并以此为灵感,创作出诗歌《赶时间的人》。

  


送外卖时间紧、节奏快,有时突发灵感来不及仔细构思,王计兵就在等外卖间隙把这些灵感写在废纸上、记在微信里,时时刻刻做一个发现生活美的“骑行诗人”。通过送外卖,他接触到了更多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故事,写作视野也更加开阔,诗歌素材也丰富了起来。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每当骑上电动自行车,听着耳边风声划过,王计兵会把自己想象成飞鸟,迎面而来的事物充满着新鲜感,源源不断的灵感涌进王计兵的脑海当中;看到高架桥两旁的树木,他会把它们想象成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劳动者,值得被称颂赞扬。在他的诗歌里,生活“像一面斜坡,诗歌是陡峭的另一面”;飞奔的外卖员“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父亲是“五彩画布上一滴墨”;爱情是“母亲偏瘫如北坡,唯有父亲日夜照料,母亲如夕阳不遗余力洒下金粉”……

  

接下来的一本书,王计兵想把“外卖小哥”群像展现给大家。他针对这个群体做过调查,听过中年外卖大叔雨天翻车摔断8根肋骨的故事,也鼓励过跑外卖“过渡”的硕士骑手,还采访过奔波于家和站点间的“妈妈骑手”。他将这些故事融进诗歌,写就了第三本诗集《低处飞行》。

  

在道路上奔波,在诗意中徜徉。无论生活多么艰苦,王计兵始终没有放弃写作。正如他在自己诗集的序言里所写的:“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写作是唯一能给他内心深处带来快乐的事情。”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9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