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系列报道】千灯镇歇马桥村:“歇”逅诗意美景,“桥”见魅力江南
歇马桥村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村庄,不仅有着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景,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传,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曾带兵到此,见水草丰茂、土地肥沃,便让队伍歇马养憩。后为方便石浦市河南北往来,便在河上筑了歇马桥。
作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近年来
歇马桥村致力于保护水乡风貌
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在推进传统村落保护
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
依托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旅融合新业态
画出了一幅如诗如画
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图
传承文化 做出特色乡村品牌
“这里水流潺潺,路面干净,老房子保养得很好,非常幽静。”这个周末,牟建华与老伴专程从上海来度周末。沿着村中小径一路前行,只见一步一景、连片成景,徐徐铺展的江南韵味美丽村庄画卷令老两口连连赞叹。
幽深窄巷两旁,老房子触手可及;木门与白墙上的斑驳,似乎述说着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故事;500米的古石板路上保留着5000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韩世忠纪念馆、新四军淞沪抗日史迹陈列馆(周达明烈士纪念馆)两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石板街、歇马双桥、百年黄杨等地标一一展现在面前,放大了歇马桥村特有的“文化属性”。
据介绍,歇马桥村是昆山首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村域面积3.65平方公里,一条“龙形水系”贯穿南北。村庄总体规划了“水乡度假、产业拓展、文旅体验、艺术家驻地、村民新社区”五大功能组团。近年来,该村通过不断挖掘历史遗存及民间资源,集中呈现古村落、古桥等特色,推动城乡环境大为改观,也获得了省文明村、省生态村、省美丽宜居村庄、省特色田园乡村等诸多荣誉。
尚善知礼 评议身边好风气
“这次道德评议会的主题是‘善爱歇马桥、文明新风尚’,大伙儿一起评一评村里的建设,议一议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老人周火生和昆曲奶奶徐允同都是千灯的好榜样,我们要多学习弘扬他们的善爱精神。”“现在家家户户都重视垃圾分类,庭院打扫得干净整洁,村里的环境特别好。”近日,在千灯镇歇马桥村的道德评议会现场,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评议身边的文明好风气。
陈永奎是歇马桥村的老党员,多年来,他积极报名参加村党员志愿活动,入户宣传移风易俗的新思想,得到乡邻的一致好评。说起道德评议会,他一个劲地点头称赞:“这个方式真好,是基层评议的一股新力量,大事小事都可以在会上论公道、见真章,村里发展的思路更广了。”
每期道德评议会,歇马桥村都会遴选一批老乡贤、村民及商户等代表参加,将好人好事好气象,以及一些不文明现象拿到“桌面上”评议,以文明乡风浸润人心,推动全村社会治理。“未来,我们将以歇马桥村各类历史典故为据,以周火生希望工程事迹为榜样,每季度开展道德评议会系列活动,赓续慈善文脉,实现‘孝善爱’新风尚。”歇马桥村工作人员赵静芳表示。
因地制宜 绘制发展新蓝图
“手要不停沾水,因为在往下转的同时,手会与新泥之间产生越来越大的摩擦力。”自今年9月在歇马桥村开业以来,太湖窑歇马桥店店长闫玲每天都忙着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过来体验的游客很多,满场是常有的事。”闫玲说,此项陶瓷制作技艺是姑苏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湖窑是苏州特色陶瓷文化品牌,选择在歇马桥村开店,是被这里水街相依、窄巷深弄的优美环境和江南气息所吸引。
在“一尺花园”餐厅内,上海游客谢东晓正与朋友小聚喝咖啡。“周末时候,我常常会和朋友一块来这里,感受轻松的氛围、呼吸清新的空气。”在保留江南水乡传统风貌的基础上,歇马桥村充分整合空间资源,通过推出一系列文旅产品,全方位提升“吃、住、玩”消费体验,打造临沪精致的美丽休闲乡村、历史文化艺术村落。目前,全村已建成“半山诗雨”咖吧民宿、“一尺花园”餐厅、古琴工作室、“奈也”手工作坊、“歇马桥”糖水铺子、“金谷礼”文创等多个品牌文旅休闲载体。2022年,该村共接待游客2.8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7万元。
千灯镇歇马桥村党总支书记周泽华表示,将持续引入一批新的高端文旅业态,吸引周边短途旅游亲子家庭客群,进一步推动歇马桥村的创新发展。
融媒体记者 | 刘菁
供图 | 徐鹤千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91280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