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庄】摆渡

水乡周庄 11月30日 13:35

摆渡

杨志远


“贞丰泽国”这是周庄老牌楼上的横额,周庄旧名“贞丰里”,而四面又为河湖港汊所包围,故称“贞丰泽国”,在周庄大桥建成之前,周庄的交通主要是水路。在陆路可说是百步难行,同村人也往往是隔水相望。

周庄具有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它是下属乡村的政治经济中心,可它的位置却不中心,偏安在辖区的最南端。更特别的是周庄与所属乡村又隔着一条水流湍急的急水港,四乡群众如从陆路上周庄,往往要以过好几条河,摆几个渡,才能到达镇上。“摆渡”就成为连接陆路交通的唯一方式。

“摆渡”也是多种多样:

一是“求渡”,就是当你在陆路行走遇河受阻时,只能守在河岸边,等有船经过时,招手请求摆渡。水乡人一般都能体会到行路遇受阻的困境,养成了一种乐于渡人的美德,因此遇有求渡者都乐于为之摆渡,把求渡者摆到对岸,求渡者跳上岸,说了声“谢谢侬”即扬长而去,不收任何报酬。

二是“索渡”,就是在来往较频繁的地方,在河两岸,各立一个木桩,用一只专用的小船,两头拴上与河面同宽的草索,结在河两岸的木桩上,行人到木桩前拽着绳索把小船拉到岸边,跳上船,直到船的另一头,拽着绳索把船拉到对岸,上岸后把绳索一松,让小船自动漂浮在河面上,“野渡无人舟自横”这句古诗,就是形容这种渡船。这种摆渡方式,既不需专人负责,又能解决隔河相望和行人遇水的困境,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渡河方式,当时全旺村的里浜和外浜就用这种方法,解决了隔河相望不能往来的困境,白浜和王东村之间也曾有这样的索渡。为了生产和生活的方便,这种索渡,在农村中是很多见的。

三是“渡口”,这是专为行人设置有专人摆渡的地方,在我的记忆中,急水港北岸原大王庙旧址处,是周庄唯一有专人摆渡的渡口,当时有一位沈大妈和丈夫带着十个儿女在这里摆渡,她是苏北人,我是苏北连云港人,算是苏北大同乡了,很快就熟悉了,原来她丈夫身体不大好,又儿女众多,负担很重,镇里安排她家在急水港渡口摆渡,急水港河宽浪急,摆渡时,要摇橹又要撑篙,往往是全家轮翻上阵,有一年春节,我还撰写了一幅春联送给她,“摆你港南去,渡他河北来”联首嵌“摆渡”两字,横额是“迎来送往”。这个渡口在那陆路交通闭塞时代,为周庄乡区人民,迎来送往,度过了几十寒暑,经历无数的雨雪风霜。后来她丈夫去世了,孩子们也长大了,有的成家立业,但还要回来帮助老妈妈摇摆渡。

到了七十年代,农村经济有了发展,开始使用农业机械,主要是手扶拖拉机,开始建设机耕路,也造桥了,由摇摇晃晃的竹架桥,而木桥,而水泥桥,行路难,一村人隔河相望的情况逐步消失了。八五年又建成了昆山周庄公路,通到急水港北岸。周庄的陆路交通虽然在乡区已四通八达,可是急水港仍像天堑一样,把周庄镇和乡区隔开。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发展得很快,周庄建立了很多工厂,而工厂的工人又多为四乡的农民,每天上下班,急水港这个老渡口,兴旺起来了,为了适应摆渡的需要,渡船由一只而二只,由小船换大船,最后又换成大的铁船,但是每天上下班高峰,等渡的人往往排起了长龙,这是急水港老渡口最繁忙的鼎盛时代。

一幅“故乡的回忆”双桥油画,把周庄从历史文化宝库中发掘出来,使周庄成为一颗耀眼的江南水乡明珠,迎来了四面八方甚至国内外的游客。摆渡已承受不了这繁重任务,一座仿苏州人民桥带有廊檐的急水港大桥应运建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此周庄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也敞开胸怀,接纳八方宾客,周庄腾飞了。

周庄八景之一“急水扬帆”,因大桥的建成,点点白帆消失了,代之的是“急水卧长虹”和“云海塔影斜”相映成辉的新景,历经风霜雨雪,迎来送往的急水港百年老渡口,也结束了它的使命成为历史,“摆渡”这个古老的名称,也只能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消失。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8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