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域空间登记进入三维立体“时代”

11月08日 10:17

海底光缆管道从陆地到了海上,又有通道工程项目与海底光缆管道垂直在同一个位置,如何为同一平面不同用海空间登记海域使用权?记者11月7日从江苏省不动产登记中心获悉,为解决这个难题,江苏办理首个海域使用权三维立体分层登记,华能沿海(南通)能源电力有限公司近日领取了江苏首本海域使用权三维立体分层登记证书,该证书首创配置三维电子附图,标志着江苏海域空间从平面进入到三维立体管理。



华能南通煤电项目是江苏省“十四五”支撑性、调节性电源项目,总投资80亿元,位于南通港通州湾,项目排水管道(用海方式为海底电缆管道用海)长度达4km,在滩面以下埋深约8.5m的位置,与已登记的通州湾通道工程项目海域使用权有投影重叠,传统的二维管理模式无法实现分层设置海域使用权。



为促进海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保障高质量发展,南通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海域使用权三维立体分层登记与可视化平台建设,创新利用“用海分层+实地测绘”开展三维分层登记,建立海籍产权体三维模型作为宗海图,并绘制竖向空间示意图,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即可做到三维实景模型场景下的海籍产权体三维可视化。


记者了解到,此前“三维地籍与不动产登记”,更多是在陆地的空中和地下空间尝试,现在拓展到了海上。在遇到空中投影重合的不同不动产权利时,传统的二维方式地籍与登记根本无法展现,在视觉出现重叠和冲突。


“通过三维的地籍调查与不动产登记方式,我们能准确区别立体、分层。这个项目排水管道的上层有不同的用海项目,通过三维地籍和不动产登记,可以体现出不同的高层,并以三维宗海图及相关空间属性数据的方式完成三维不动产登记,不同项目的产权保护更加精准、直观,企业也很认可,”省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人士说。


通过在15个地区开展“三维地籍”试点工作,江苏率先实现不动产三维地籍调查与登记,管理更加精准。根据江苏省不动产登记中心安排,江苏三维地籍与不动产登记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来源 | 交汇点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8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