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心之桥”!“聚力之桥”!昆山持续擦亮基层立法联系点“双桥”品牌

11月08日 09:19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020年8月6日,江苏省首家“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揭牌。三年多来,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以“双桥”品牌,奋力打造国家立法工作联系群众的“连心之桥”、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聚力之桥”,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昆山走深走实,奋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县域典范。



高屋建瓴

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成立伊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随即设立,构建形成“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支持、区镇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市委将这项工作纳入总体布局,多次召开会议系统谋划部署,出台工作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主动参与配合,强化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为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早在2021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昆山市委出台《关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昆山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立足实际、服务国家立法与地方治理的一次生动实践和制度成果。《意见》的出台,为广泛听取民意、汇聚民智提供法治保障,加速畅通基层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立法互动的渠道,确保最高立法机关、地方党委政府深入基层直接了解群众意见的直通车“一站到底”。


2022年2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视频连线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为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征询意见。“希望草案能增加法人和其他组织关注员工身体、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加强对员工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内容。”“希望草案能尽快修订实施,有效控制和减少安全事故。”视频调研座谈会上,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市台协会和相关企业的代表对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依托在昆各级人大代表和基层立法信息联络站、采集点,市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做好收集汇总工作,“原汁原味”呈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今年10月20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县域典范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力推动昆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意见》《决定》等相关部署的陆续出台,彰显了昆山举全市之力做好立法联系工作、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县域典范的决心和信心。



联系群众

俯身为“桥”收集民智


作为周市镇珠泾村立法联系点的信息员,苏州市人大代表,周市镇珠泾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张英和律师王燕凤经常相约一起,走街串巷,联系群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询意见建议。



“第五十六条,应该增加‘未经幼儿园及班级教师同意,任何人不得进入校园,除了本园入学儿童’等内容。”“在第四十五条中,‘患有精神性疾病或者有精神病史的’内容中,可否把抑郁症也增加进去?”……一条条建议,在大家的讨论、交流、商榷中出炉。


“作为昆山的基层立法信息联络站,珠泾村在一年时间内参与了11部法律草案的征求意见工作,并提出了74条相关意见建议。”张英说。


三年以来,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探索实践,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包括人大代表之家、社区综治网格、台资企业协会等在内的22个立法信息联络站与1857个立法信息采集点,并借助新媒体资源,打造网上阵地,将联系“点”扩大成“面”,为最高立法机关提供“原始生态、多屏互动”的网络民意收集渠道。目前已累计参与48部法律草案意见征求工作,提交意见建议2485条209条被认可采纳。“昆山确立了‘一年强基础、三年创品牌、五年争标兵’的总体目标,打造基层立法联系点‘双桥’品牌,建强立法信息联络站和立法信息采集点两大基层阵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俞武军表示。



延伸阵地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走进位于科博中心一楼东侧刚落成的昆山全过程人民民主宣教实践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昆山三宝”昆石、并蒂莲、琼花,结合充满科技感的机器人互动讲解和富有江南韵味的互动体验区,让人耳目一新。这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空间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与西侧的昆山市人大代表之家、宪法公园共同构建起线上线下、室内室外,互动体验、综合感知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宣教场所,立体展示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成效。



除了打造线下学习阵地,在市人大常委会创新的联督联促、“代表之约”、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等工作机制中,也处处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全过程化。人大代表、政府部门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等围绕社会热点难点,积极调研走访、建言献策,为百姓解决“急难愁盼”,促进昆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26日,在昆山淀山湖镇晟泰村,昆山市人大常委会以“五村九联”的形式,广泛征求各界人士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的意见和建议。“如何让爱国主义走进乡村、走进田间地头?这方面内容我觉得还可以更丰富、更明确。”“我们自己的村民自治章程,也应当体现出爱国主义内容”…… 会上,来自沪、昆两地乡村一线的人大代表、干部群众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对草案提出建议。


“五村九联”是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强村富民”为主要抓手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型村级合作平台。作为“外援”,上海青浦区天恩桥村首次参与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五村共饮一湖水,在很多方面都会互相帮助扶持,但是跨区域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我还是第一次参与。这让我感到,立法意见征集工作也可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天恩桥村党总支副书记高武俊说。


通过此次征询,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征询触角在村级层面走出昆山,既拓展了立法征询常态化融入“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新路径,为村民的法治诉求“精准画像”,也探索了征询工作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开展的新方式。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守正创新不仅限于此,各区镇也因地制宜设立让群众广开言路的民主阵地:周庄镇用“吃讲茶”来搭建议事平台,实现群众事群众说、群众议、群众定;淀山湖镇首创“公众评判庭”,吸纳人民群众参与矛盾调处,实现“评议一件事、普法一群人、教育一大片”的效果;泾河村设立村民议事厅,推动形成“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事有人去办”的良好氛围……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探索实践,如今已根系深远、枝繁叶茂,形成了一幅百花待开的美好画卷。



人民

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

也是落脚点

下一步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

将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进一步擦亮“双桥”品牌

用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生动实践

讲好中国人大故事、民主故事、立法故事

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昆山实践的时代风采


来源 | 昆山发布

融媒体记者 | 吴磊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87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