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朵“梅花”竞显流派韵味

11月01日 14:47

10月31日晚

一场由京剧、川剧、吕剧、淮剧组成的

折子戏组台在昆山当代昆剧院上演

四个不同风格的剧种同台展演

给观众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享受

当晚,一出京剧《林冲夜奔》拉开了本次折子戏组台专场的序幕,该剧讲述了宋徽宗时期,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因朝政腐败、权臣当道,上表谏诤童贯、高俅,因而与高俅结仇。高俅之子又看上了林冲的妻子张氏,于是父子二人设计陷害林冲。林冲幸运逃过一劫,在柴进的推介下,连夜投奔梁山。剧中,林冲的扮演者黄齐峰是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他以华丽婉转的唱腔、儒雅的念白、细腻的表演和英武飘逸的动作,让现场观众见识了其文武双全的真功夫,热烈的掌声不断响起。

▲《林冲夜奔》

随后,川剧《黎明十二桥·诉衷情》上演,该剧主要讲述了成都解放前夜,地下党员肖飞接受党的指派,策反川军司令潘文龙阵前起义,从而和平解放成都,避免国共两党大规模开战造成百姓重大伤亡。不幸的是,由于国民党保密局的调查,肖飞与未婚妻巧云同时被捕入狱,在成都解放的前夜,与众多志士一起,英勇救义于十二桥。

▲《黎明十二桥·诉衷情》


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王超

《黎明十二桥》是一部融合了谍战元素的川剧,“黎明”的意义在于为普照大地的阳光,扫清了所有的阴霾。剧中人物面对生死,用坚定的革命信仰抒写了人生传奇,再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英雄历史。

吕剧《画龙点睛》以唐太宗李世民下诏求贤为背景,描写穷秀才马周和寡妇四娘的坎坷遭遇,揭露了贪官赵元偕鱼肉百姓、甚至敲诈到皇帝头上的凶恶嘴脸,发出了除贪官、整吏治、任贤才、振朝纲的呼声。戏台上,演员将机智多才、卓尔不群的秀才马周,温柔贤淑的四娘,一心求贤的李世民,狡诈贪财的赵元偕等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将故事演绎得绘声绘色,引得现场观众掌声不断,演到精彩处观众不禁声声喝彩。

▲《画龙点睛》

淮剧《太阳花·杀子》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苏北乡下一个普通的母亲——方大姑,望子成龙,不料儿子方剑雄却叛国投敌,在全村百姓命悬一线之际,方大姑含悲忍痛,舍弃亲情,用毒酒灭子,拯救了全村的父老乡亲。

▲《太阳花·杀子》


国家一级演员 陈澄

淮剧既不同于南方越剧昆曲的阴柔,也不同于北方秦腔或豫剧的阳刚,而是阴柔之中糅合了阳刚,又在阳刚之中渗透了柔美。淮剧是江苏地方戏三大剧种之一,因唱段超出一般戏曲长度,故有“唱不死的淮剧”之说。


演出中,陈澄以精湛的演技和韵味十足的唱腔,展示了这一有着200年历史的古老剧种的声腔力,博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演出在京剧《钟馗嫁妹》中落下帷幕,该剧讲述了钟馗为守生前承诺,将小妹许配给好友杜平,故夜晚率领鬼卒送妹成亲。演出中,那亦人、亦鬼、亦神的人物变化,那亦实、亦虚、亦幻的场景转换,扣人心弦、耐人寻味……现场观众也逐渐被点燃了激情,纷纷跟着台上的演员一起小声哼唱起来。

▲《钟馗嫁妹》


观众 孙悦

这次百戏盛典,每个剧种都有独特的魅力,这么多剧种我最爱听的还是京剧,直爽、率真、粗中有细、刚中有柔,唱腔耐品,越听越好听。


新闻多一点


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黄齐峰

国家一级演员,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大奖得主,文旅部优秀专家、天津市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中国戏曲学院首届中国京剧优秀流派班。


川剧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王超

中国剧协会员,四川省剧协理事,享受成都市政府特殊津贴,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曾荣获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全国地方戏曲调演(南方片)优秀表演奖。


吕剧

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起源于山东北部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其音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吕剧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吕淑娥

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从艺三十多年来先后被授予“山东省青年戏曲名家”“山东省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已成为当今新生代吕剧演员的代表人物。


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发源于今江苏省淮安市以及盐城市一带,发祥于近现代的上海市,是由清代中叶,在淮安府和扬州府一带流行的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门叹词”,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形成如今的淮剧表演风格。

陈澄

国家一级演员,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14届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得主。第十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盐城市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全球“华鼎奖”中国戏曲最佳女演员,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省紫金文化奖章,是当代淮剧领军人物。

融媒体记者 | 唐昊

融媒体摄影 | 陆恒

责任编辑 | 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8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