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巴城】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水韵巴城 11月27日 14:10

作为阳澄湖大闸蟹之乡、昆曲发源地,现巴城镇由原石牌镇、巴城镇和正仪镇部分于2003年合并而成,镇域面积155.4平方公里,是昆山市地域面积第一大镇,2019年度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中位列第47名。2019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097元,居全市前列。


不断擦亮农业品牌

“一只蟹”,即大闸蟹产业。巴城现有五大蟹市场,其中阳澄湖蟹舫苑为“中国特色商业街”。全镇大闸蟹养殖户约3700户,相关从业人员近3万人,年产值近40亿元,创净收益超6亿元。“一串葡萄”,依托万亩优质葡萄基地,2019年完成葡萄销售总量28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3800万元,亩均收入约10300元。巴城葡萄中的三个品种在苏州市地产优质果品评比活动中分别荣获金、银、优胜奖。“一粒米”,加快5556亩高标准粮油基地建设,推进优质生态大米生产,巴城稻谷2019年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唯一认可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巴城”牌大米在“江苏好大米”评选活动中获得金奖。


科学布局乡村产业

全力推进3万亩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辖9个行政村)建设,已完成4个行政村池塘改造任务,2020年会同市农业农村局、水务集团对剩余5个行政村1.5万亩完成园区高标准池塘改造。研究成立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与国字号的质检、标准机构加强合作,提升阳澄湖大闸蟹生态养殖水平,保护发展阳澄湖大闸蟹这一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


持续强化人才培育

大力实施青年人才“三个一百”工程(培养储备100名机关单位青年人才,100名村、社区青年干部,100名特色专业技术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工作能力强、示范引领作用大的农村干部队伍和乡村人才队伍,为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77人、每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00人次以上,培育“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各类乡土人才6名,支持引导社会各方面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全面丰富文化生活

每年举办昆曲小镇·巴城重阳曲会、端午民歌会等特色活动,用好“中国昆剧院团联盟演出基地”等载体,2019年新建24小时图书馆2个,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200场、“昆曲空中课堂”20场。


有效提升人居环境

全镇22个行政村,共有自然村211个。根据巴城镇村庄布局规划,全镇科学合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20年,武神潭村武神潭、龙潭湖村龙潭头等9个自然村先后入选昆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榜”,其中武神潭村武神潭入选2次。武神潭村还入选2020年首期行政村“红榜”。创建庭院管理一星级户335户、三星级户32户、五星级户8户。全镇整治村庄共计211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推进6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建设、争创2个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6个特色宜居村,扩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庭院管理星级评选覆盖面,确保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