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真学真信 力促见行见效
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我市各参加单位把开展主题教育与落实重点任务、推进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在真学真信中丰富“精神土壤”,在见行见效中解决“急难愁盼”,着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民办实事好事的有力举措。
以“学思想”的深度增强为民办事“见行动”的力度。相城区紧紧围绕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根本任务,高位谋划、多措保障、精细组织,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全区1624家基层党组织通过视频讲座、情景课堂、开放式主题党日等方式开展学习研讨;开展“坚持三问 践行四敢”领导干部恳谈周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居民小区交流恳谈,广泛征集各类意见建议及问题反馈;通过12345热线、书记区长信箱研判焦点诉求,开通线上预约恳谈“直通车”,征集各类意见建议,着力优化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苏州工业园区研究制定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结合园区实际,确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等学习研讨主题,班子成员逐个谈体会、谈措施、谈打算、谈建议,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制定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计划,同时吸纳基层政治素质硬、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的离退休干部开展宣讲助学,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良好学习氛围。
苏州市委政法委将主题教育融入到当前正在推进的各项重点工作之中,引导全体党员在主题教育过程中激发出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苏州政法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围绕提升群众安全感课题,开展走访座谈、随机访谈、问卷调查,全面收集基层群众在安全感方面的问题建议;对发现的矛盾纠纷诉求对接机制不畅问题,及时出台了社情民意中矛盾纠纷诉求的对接反馈工作机制,从制度上打通对接反馈“最后一公里”;针对基层矛盾纠纷较多但解纷力量不足的现实,在姑苏区开展先行先试,指导全区政法单位组建169支由干警组成的服务小组,实施每月到社区报到常态化工作机制,在月度“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中发挥专业知识优势,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果。
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首先就是要把问题找准。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开展“三听三问”活动,下沉一线走访调研,详细了解重点民营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司法需求,制定出台《关于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等8项规范性文件,帮助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提信心;聚力能动司法,市中院以主题教育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契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国际商事、破产、劳动、互联网法庭“五庭协同”机制效能,加大全方位、全链条法治保障力度,努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让民营企业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苏州市农业农村局紧扣部门职责,立足工作实际,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纳入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计划,通过静心读原著、悉心悟原理、用心思道理,系统全面地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理解,提高政治站位,拓宽思维视野;坚持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谋深谋细贯彻落实的思路举措。局领导班子紧密结合学习、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研讨交流,围绕“耕地保护”“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工作重点,谈理论学习认识体会,谈工作落实思路举措,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各领域的工作思路。
在细化举措上出实招,在增强实效上见真章。苏州市市场监管局领导班子围绕市场监管中心任务,科学制定调查研究课题,深入市场主体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推动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知识产权保护、创优消费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等市场监管领域各项重点任务落细落实,引领全局上下以主题教育凝聚奋进力量、激励担当作为;围绕“市场主体优服年”各项任务落实,聚力解决假冒伪劣、虚假广告、哄抬物价、短斤缺两、不正当竞争、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侵害消费者权益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调查研究,坚持法治监管、智慧监管、信用监管紧密配合、一体推进、协同发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民生领域突出问题。
来源 | 引力播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8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