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中秋】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流光溢彩,“灯”你而来!
中秋佳节到,昆山花灯俏。多年来,昆山以“灯”为媒,以“灯”传情,让璀璨灯火映照出两岸同庆中秋的喜庆氛围,也照亮了“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共赏灯、话团圆,心更近、人更亲。
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自2013年举办以来已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互动的品牌节庆活动。当前,以“花开并蒂 灯映两岸 幸福一家”为主题的2023年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即将在慧聚广场灯区、周庄灯区精彩启幕,同时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两岸民俗文化活动将陆续推出,推动两岸文旅融合更深一度。
灯映两岸
昆台融合“一家亲”
一盏盏花灯,一个个故事,一片片情怀。
作为与台湾元宵灯会相呼应的两岸文化交流重要品牌活动,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是昆台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也形成了“元宵在台湾,中秋在昆山”的常态化交流。
连日来,在昆山开发区慧聚广场和水乡周庄,一组组花灯已准备就绪,等待点亮。届时,一盏盏花灯将在光影变幻中打造出传统风俗、宝岛风情、古意诗情和现代科技体验场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花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充分吸收和利用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民俗传统,以及现代创新理念与前沿科技,通过融合一系列昆台两地传统优秀文化元素来装饰、表达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同胞一家亲的情怀。
除了欣赏花灯,游人在各个灯区还可以品尝到来自两岸的美食。华灯初上,位于昆山开发区的慧聚广场“宝岛又一村”文旅商业街升腾起浓浓“烟火气”。车轮饼、蚵仔煎、大肠包小肠……穿梭其间,各式各样的地道台湾小吃应接不暇,让人几乎分不清这里是昆山还是台湾。台胞台商纷纷表示:“我带着家人边吃、边逛,在游览的过程中找到家乡的味道。”
多年来,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借由中秋佳节这个美好节日,以灯为媒,举办两岸文化交流、民俗文化交流汇演、两岸青年花灯设计比赛等系列特色主题活动,搭建起两岸同胞共同品鉴两岸文化精粹、共度传统佳节的良好平台,成为共叙两岸深情、共同谱写昆台融合新篇章的优质载体。
花灯为媒
点“亮”两岸文创路
围绕花灯做文章,昆山着力点“亮”文化效益、品牌效益。在2020年灯会上,首届海峡两岸青年花灯设计比赛举行,为两岸青年搭起交流合作桥梁。
如今,越来越多的台湾创意落地昆山。5月23日,第八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颁奖仪式在昆山举行。这次以“融·和”为主题的设计盛会,共征集海峡两岸暨港澳1200余所高校和机构的十万余件作品,比上届增长230%。在这里,优质设计资源不断汇聚,创新创意活力加速迸发,两岸青年加深理解、融合发展、协同创新。
昆山用文创纽带搭建两岸青年携手打拼、成就梦想的精彩舞台。为让更多两岸设计人才深入参与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第八届“华灿奖”定向主题为“东方湖区·领秀江南”,要求设计师将地域元素、历史内涵、建筑标志完美融合,从视野到记忆,展现昆山旅游度假区的文化历史内涵。
同时,在“宝岛又一村”文旅商业街的两岸好物馆内,设有好物集、风雅颂、非遗研习所等10大空间,充分展示两岸深厚的文史底蕴和多元文创设计。负责人介绍,希望以中华文化为纽带,通过打造两岸好物品牌,与大众分享两岸各具特色的文化精品,唤起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
以灯传情
昆台共筑精神家园
在昆山,关于灯会的美好回忆早已留在了两岸赏灯人的心中。这盏灯不仅映照出无尽的昆山魅力,更拉近了两岸同胞心与心的距离。
多年来,昆台合作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昆山举办海峡两岸(昆台)文化交流月活动、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两岸青年实习就业创业研讨会、海峡两岸慢垒邀请赛等交流活动。其中,连续举办超十届海峡两岸慢垒邀请赛,每年都会吸引几百名台胞参赛。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昆山市台协会会长孙德聪说:“慢速垒球是台湾民间最普及的运动之一,镌刻着台胞的家乡记忆,昆山举办这项赛事对两岸同胞交流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
花灯作为重要的氛围元素,寄托着无数中国人对故乡的依恋、对至亲的想念、对朋友的挂牵。在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上,一场场精彩的活动带来一次次文化的碰撞,让两岸人民的心越发贴近。随着广大台商深耕昆山、扎根发展已成趋势,他们希望在内心深处、精神层面得到高度认同。
两岸文化血脉相连,民俗文化活动帮助两岸同胞更好地增进情谊。在办好灯会的同时,我市将持续擦亮昆台融合品牌,深化昆台产业科技合作、金融创新合作、民间交流合作,让台商台胞在昆山读书安心、就业舒心、创业顺心、投资放心、生活开心,不断加深“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感,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图片来源 | 昆山发布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80972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