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高新区:让“烟火气”有温度更有秩序
夜幕中
紫竹路两旁餐饮商户灯火通明
“烟火气”十足
即便是工作日夜晚
许多“外摆”商户也座无虚席
“夜经济”正持续升温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化和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保障夜间经济安全合规发展,今年以来,昆山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推动夜间市容管理规范化、常态化,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助推“夜经济”更繁荣、更文明。
紧盯“易堵点”
规范车辆线内停放
停车问题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重点难点之一。通过延时执法、全时段管理等措施,昆山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辖区万象汇、招商花园城、梦多多等大型商圈及地铁出入口实施高频次、高密度滚动巡查,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线外随意停放和临街商户乱摆乱放占用停车位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重点路段、重点区域非机动车停放整齐有序。
“我们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在依法严格管理、严查违停的同时,采取教育劝导的方式引导市民自觉养成车辆线内停放的好习惯。”昆山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说。为有效缓解停车难题,昆山高新区加速推进解决热门景点、学校、老旧小区等重难点区域停车难问题,持续增加停车泊位供给,加快补齐城市停车设施短板,提升城市品质,让市民出行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同时,配足停车管理人员,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开展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坚持“一站一策”,定人、定点、定岗管理。7月以来,共劝导市民违规停放行为1653次、整治乱停乱放非机动车5763辆。
紧盯“反弹点”
告别夜市“脏乱差”
“夜晚很凉快,一边吹着晚风,一边吃晚饭,很惬意。”前几天,市民徐晨和家人在红峰路某龙虾店用餐,现场热闹非常。这样的景象在大渔湾湖滨风情商业区、吾悦广场等地也随处可见,不少商家门口还排起了“长龙”。
规范夜市商户经营行为,让“烟火气”有温度更有秩序。昆山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明确商家不得随意张贴标语、乱拉乱接电线和乱停车辆,劝阻商家占道经营、高音揽客等行为;督促夜市经营者严格执行市容环卫责任区管理制度,随产随清地面污渍及垃圾,保持经营场所干净整洁;实施“执法+环卫”工作机制,通过执法人员巡查与环卫工人定点保洁相结合的方式,让商户经营更安心、市民消费更舒心。
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昆山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试点在紫竹路开展餐饮商户“外摆”经营。通过与商户签订承诺书、划定外摆线、明确“门前三包”规定,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同时,全面建立“外摆”撤销机制,对经营秩序混乱、环境卫生差、居民群众意见投诉集中的餐饮商户,要求其暂停“外摆”经营,并进行整改;对于整改不到位的商家,取消其“外摆”资格。7月以来,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47人次、规范夜市门店192家。
紧盯“重难点”
流动摊贩整治有实效
为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全方面营造良好的市容秩序,昆山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合理布控执法力量,加大对校园、集宿区、工地周边等流动摊贩聚集地的管理力度,实施“错时管理+日常巡查”“蹲点值守+机动巡查”。同时,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式,耐心说服教育流动摊贩,引导其至就近市场规范经营。
通过明确整治重点、细化整治举措,严格落实“夜间突击重点、驻点长效盯守、反复巡回监管”的工作模式,昆山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辖区美丰路、天环冷链、山淞路、大渔湾等重要地段开展全时段、全方位巡查。7月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372人次、规范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行为234起,有效遏制了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势头。
“夜经济”的升温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昆山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凝聚各方力量,规范管理、提升服务,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昆山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融媒体记者 | 丁燕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综合 | 昆山城管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79744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