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酥

09月08日 14:29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这一句普通的民间谣谚,说的是白露一过,天气就渐渐转凉。这个时候,桂花的香味开始浓烈了,陆巷的枣也要熟了。第一次在陆巷见到枣树的时候,我大为惊讶。因为多年前曾在陕北待过一段时间,恰逢秋天,每天空了就去枣园现摘现吃,都不用水洗,用手擦一擦,就可以大快朵颐了,一边吃,一边看辽阔的蓝天和白云,场面壮观,记忆深刻,以至于我偏颇地以为枣树就是北方的树种。所以说,是陆巷的枣树再次教育我,大地是多么神奇——古人早就有多识草木虫鱼的教诲,只是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我们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认识股市K线、汽车标识和洋酒上了。陆巷不仅有枣,而且品种也不少。我的朋友朱华春,就是东山人,在陆巷边上另一个村子里长大的,对陆巷物产熟稔有余,他给我介绍,陆巷的枣除了白蒲枣,还有秤砣枣、赤枣、水团枣。众多的枣里,数白蒲枣最有名。每年八月,白蒲枣就熟了,它皮薄,光泽好看,味淡,好吃。


  以前在陆巷长大的孩子,都听过这首童谣,里面就唱到了白蒲枣:


  一个小宝宝,

  勿要吵来勿要哭。

  要吃白蒲枣,

  阿哥望仔山浪跑,

  阿姐拿仔棒来敲。

  一敲敲仔三栲栳,

  青个多来红个少。

  吃得宝宝眯眯笑。


  白蒲枣差不多在白露这个节气成熟,当地人也叫它白露酥。


  ——多好听的名字啊,闪烁着节气的光芒与美!


  《太湖备考》载:枣最佳者,名白露酥,出东山。就是这种枣,在《本草纲目》里还有个怪怪的名字:搂落酥。如果从白露酥荡开去说的话,它是苏州蜜饯的原材料之一。苏州蜜饯是个庞杂的大家庭,种类多,老字号云集,我虽北人,这些年在苏州也听闻一二,种类有丁香果、金橘饼、九制陈皮、青梅、话梅、大福果、金丝蜜枣,等等等等。苏州茶风浩荡,这些蜜饯就是供以消遣时日的茶食。当然,在老苏州眼里,多少也有点药用的意思。作为苏州蜜饯大家庭里的一员,金丝蜜枣最早是从安徽歙县一带传过来的,后经苏州人改造,味道偏甜一些,但也自成一格。金丝蜜枣就取材于白蒲枣,据说,别的品种也能做,但做出来的味道远不如白蒲枣好吃。制成后的金丝蜜枣,色如琥珀,呈扁圆形,表面纹理整齐而均匀,宛如金丝,故名。


  有一次,我在《食宪鸿秘》里读到了醉枣的做法:


  拣大黑枣,用牙刷刷净,入腊酒酿浸,加烧酒一小杯,贮瓶,封固。经年不坏。空心啖数枚佳,出路早行尤宜,夜坐读书亦妙。


  倘若用陆巷的白露酥,依此法浸些醉枣,不知味道如何。等闲下来的时候,坐在陆巷的古宅小院里,吃着醉枣听雨声,多么适意。适意,是苏州话里常用的一个词,舒服的意思。一次,在陆巷偶遇一位老人,他在镇上的外贸厂做了半辈子的金丝蜜枣,他不忌讳我是生人,就开始自夸了:我做的金丝蜜枣吃起来最适意,整个东山镇无人能敌。“适意”一词,被他说出来,极好听。在他看来,金丝蜜枣的做法简单得很,不过尔尔,无非就是把白蒲枣剔去枣核,填入馅心,然后用糖液封口焙烤即可。但他又神秘一笑,说馅心还是有秘诀的,瓜子仁、核桃仁、青黄丁、松子仁、冬瓜糖、糖桂花,等等等等,每样如何,跟制作者的手法大有关系。


  一款上品的金丝蜜枣,往往有一种百果混搭的异香之美。

作者 | 叶 梓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78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