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咏春》在昆上演
掌声持续,欢呼不断
9月1日晚
舞剧《咏春》在昆山完成了
自巡演以来的第84场演出
自今年3月开始
《咏春》走过全国多座城市
留下一路芬芳,收获无数好评
9月1日晚上7点半,舞台大幕拉开,一套拳法、一束灯光,两代人跨时空对话。咏春拳、南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太极拳悉数登场,与构思巧妙的舞美结合,给大众带来了极致的视觉享受。
舞剧《咏春》以一个深圳剧组拍摄电影《咏春》为引子,将两个故事、两个时空在剧中并行展现。戏里,叶问赴香港打拼,历史风云际会间,将中华传统武术咏春拳传扬四海;戏外,打光师大春与其他剧组众人,奋力拼搏,逐梦“追光”。该剧以创新性表现手法,创造性诠释了“追光者”逐梦的故事,将岭南文化与时代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
表演中,舞剧将“咏春拳”和“香云纱”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元素融入舞蹈,用当代舞蹈语言活化传统武术。香云纱的丰富运用,为该剧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审美质感和人文意蕴。它保持着流动的光泽和纹理,同时还呈现了演员一招一式中“舞与武”的张力,传递出一种东方之美。
从剧组的创作者和演员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追光者”的每一次努力。据悉,舞剧《咏春》2019年启动策划,创作前期,主创团队曾扎根岭南大地,进行长时间的实地采风,并多次组织研讨会,最终确立“双非遗”“双场景”“双线索”的创作方向。演员由螳螂、八卦、太极、八极等拳法非遗传承人进行专门指导,在经过持续一年多的武术训练后,才呈现出既有武术寸劲、又有舞蹈韵律的精彩表演。
观众秦琴
“剧情十分精彩,我看到了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敬畏、一种尊重、一种包容,也感受到了一代代非遗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执着。”
《咏春》极具张力的表演
震撼了每一个人
其中传递出的温文尔雅的价值观
扬正气、扶弱小的民族精神
以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也感染着每一位观众
融媒体记者 | 阮欣悦
供图 | 阮欣悦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77530
全部评论